五情缘起
肝之气风,其志为怒。心之气热,其志为喜。肺之气燥,其志为悲。肾之气寒,其志为恐。脾之气湿,其志为思。盖阳升而化火则热,阴降而化水则寒。离火上热,泄而不藏,敛之以燥金,则火交于坎府;坎水下寒,藏而不泄,动之以风木,则水交于离宫。木生而火长,金收而水藏。当其半生,未能茂长,则郁勃而为怒。既长而神气畅达,是以喜也。当其半收,将至闭藏,则牢落而为悲。既藏而志意幽沦,是以恐也。
物情乐升而恶降。升为得位,降为失位,得位则喜,未得则怒,失位则恐,将失则悲。自然之性如此,其实总土气之回周而变化也。
己土东升,则木火生长;戊土西降,则金水收藏。生长则为喜怒,收藏则为悲恐。若轮枢莫运,升降失职,喜怒不生,悲恐弗作,则土气凝滞,而生忧思。
心之志喜,故其声笑,笑者,气之升达而酣适也。肾之志恐,故其声呻,呻者,气之沉陷而幽菀也。肝之志怒,故其声呼,呼者,气方升而未达也。肺之志悲,故其声哭,哭者,气方沉而将陷也。脾之志忧,故其声歌,歌者,中气结郁,故长歌以泄怀也。

- 五情缘起《四圣心源》
- 五禽戏法《养生导引法》
- 五情缘起《医学摘粹》
- 五禽戏《中医养生学》
- 五胠俞《中医词典》
- 五禽戏《中医名词词典》
- 五取弹努之法讲论答问二十九法《针灸神书》
- 五芩散解《吴医汇讲》
- 五取中央戊己土讲论答问二十四法《针灸神书》
- 五茄芽《饮食须知》
- 五权所起《类经图翼》
- 五茄皮《得配本草》
- 五权正数《类经图翼》
- 五茄《名医别录》
- 五人篇《形色外诊简摩》
- 五窍之特点《思考中医》
- 五柔丸《备急千金要方》
- 五窍相通应证(幼幼汇集 上)《古今医统大全》
- 五入《古今医统大全》
- 五窍出血《外科证治全书》
- 五软《中医名词词典》
- 五窍出血《中医词典》
- 五软《中医词典》
- 五窍《叶天士医案精华》
- 五软《医宗金鉴》
- 五气之合人万物之生化《类经》
- 五软《证治准绳·幼科》
- 五气郁发占《医学纲目》
- 五软《保婴撮要》
- 五气溢发消渴黄瘅《针灸甲乙经》
- 五软《活幼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