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疸
肾主蛰藏,相火之下秘而不泄者,肾藏之也。精去则火泄而水寒,寒水泛滥,浸淫脾土,脾阳颓败,则湿动而寒生。故好色之家,久而火泄水寒,土湿阳亏,多病虚劳,必然之理也。水土寒湿,不能生长木气,乙木遏陷,则生下热。土木合邪,传于膀胱,此疸病所由生也。
其湿热在于肝胆,湿寒在于脾肾。人知其阴精之失亡,而不知其相火之败泄,重以滋阴助湿之品,败其脾肾微阳,是以十病九死,不可活也。
煎大半杯,热服。
治谷疸腹满尿涩者。
服后小便当利,尿如皂角汁状,其色正赤。一宿腹减,黄从小便去也。
等分,为散,每用五钱,调茵陈蒿末一两,空腹米饮和服一汤匙,日三服。多饮热汤,取汗。
治日暮寒热者。
硝黄栀子汤
煎大半杯,热服。
治汗出腹满者。
煎一杯,热分三服。
治酒疸心中懊憹热疼,恶心欲吐者。
元滑苓甘散
等分,为末,大麦粥汁和服一汤匙,日三服。
治色疸额黑身黄者。
服后病从大小便去,尿黄粪黑,是其候也。
色疸,日晡发热恶寒,膀胱急,小便利,大便黑溏,五心热,腹胀满,身黄,额黑,此水土瘀浊之证,宜泻水去湿,通其二便。仲景用硝矾散,硝石清热,矾石去湿。此变而为滑石、元明粉,亦即硝矾之意。用者酌量而通融之,不可拘泥。

- 色疸《四圣心源》
- 色悴《中医词典》
- 色夺《中医词典》
- 色藏部位脉病易难《类经》
- 色复《中医词典》
- 色部《中医词典》
- 色甘酸钠《药理学》
- 色病宜忌合参《望诊遵经》
- 色合脉诊法《医学摘粹》
- 色氨酸操纵元的结构与阻遏蛋白的负性调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色合情诊法《医学摘粹》
- 色氨酸操纵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色合问诊法《医学摘粹》
- 色《医学心悟》
- 色合形诊法《医学摘粹》
- 色《中医词典》
- 色觉检查《眼科学》
- 色《傅青主男科》
- 色戒男淫(培原五)《宜麟策》
- 臊疳《外科启玄》
- 色厥《中医词典》
- 臊疳《中医词典》
- 色厥动血《中医词典》
- 瘙疹《痘疹心法要诀》
- 色脉《诊宗三昧》
- 瘙疹《专治麻痧初编》
- 色脉尺诊《黄帝内经太素》
- 瘙疹《医宗金鉴》
- 色脉合参《中医名词词典》
- 瘙疹《麻疹阐注》
- 色脉合参《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