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病根原
目病者,清阳之上衰也。金水为阴,阴降则精盈,木火为阳,阳升则神化。精浊故下暗,神清故上光。而清阳之上发,必由于脉,脉主于心而上络于目,心目者,皆宗脉之所聚也。《内经》:心者,宗脉之所聚也。又曰:目者,宗脉之所聚也。宗脉之阳上达九天,阳气清明,则虚灵而神发,所谓心藏脉而脉舍神也。《灵枢经》语。神气发现,开双窍而为精明。《素问》:夫精明者,所以别白黑,视长短。目者,神气之所游行而出入也。窍开而光露,是以无微而不烛。一有微阴不降,则云雾暧空,神气障蔽,阳陷而光损矣。
清升浊降,全赖于土。水木随己土左升,则阴化而为清阳;火金随戊土右降,则阳化而为浊阴。阴暗而阳明,夜晦而昼光,自然之理也。后世庸工,无知妄作,补阴泻阳,避明趋暗,其轻者遂为盲瞽之子,其重者竟成夭枉之民。愚谬之恶,决海难流也!慨自师旷哲人,不能回既霍之目,子夏贤者,不能复已丧之明,况委之愚妄粗工之手,虽有如炬之光,如星之曜,安得不殒灭而亡失乎!
然千古之人,未有如师旷、子夏之明者,所谓盲于目而不盲于心也。古之明者,察于未象,视于无形。夫未象可察,则象为糟粕,无形可视,则形为赘疣。官骸者,必敝之物,神明者,不朽之灵。达人不用其官用其神,官虽止而神自行,神宇泰而天光发,不饮上池而见垣人,不燃灵犀而察渊鱼,叶蔽两目而无远弗照,云碍双睛而无幽不烛。如是则听不用耳,视不用目,可以耳视,可以目听。此之谓千古之明者,何事乞照于庸工,希光于下士也!

- 目病根原《四圣心源》
- 目病干疼《医学衷中参西录》
- 目病解《素灵微蕴》
- 目病《古今医彻》
- 目病门《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 目病《医学摘粹》
- 目病引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目病《医学摘粹》
- 目病隐涩《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 目病《顾松园医镜》
- 目病有三因《审视瑶函》
- 目病《医学正传》
- 目病原由症治《幼科释谜》
- 目病《普济方·针灸》
- 目病章《医学妙谛》
- 目病《冯氏锦囊秘录》
- 目病证治《幼幼集成》
- 目病《冯氏锦囊秘录》
- 目病最忌点洗《轩岐救正论》
- 目病《医宗金鉴》
- 目不得眠不得视及多卧卧不安不得偃卧肉苛诸息有音及喘《针灸甲乙经》
- 目病《备急千金要方》
- 目不明《医述》
- 目病《备急千金要方》
- 目不明《普济方·针灸》
- 目病《医法圆通》
- 目不明《医学心悟》
- 目病《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目不明(目KT KT 目暗 目眇)《针灸资生经》
- 目闭无声治验《疫疹一得》
- 目不瞑《中医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