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气血

《四圣心源》书籍目录

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而总化于中气。胃阳右转而化气,气降则精生,阴化于阳也;脾阴左旋而生血,血升则神化,阳生于阴也。精未结而魄先凝,故魄舍于肺,气魄者,肾精之始基也;神未发而魂先见,故魂舍于肝,血魂者,心神之初气也。

气,阳也,而含阴魄,是以清凉而降敛;血,阴也,而吐阳魂,是以温暖而升发。及其魂升而神化,则又降而为气,魄降而精生,则又升而为血。盖精血温升,则蒸腾而化神气,神气清降,则洒陈而化精血。精血神气,实一物也,悉由于中气之变化耳。

火金上热,则神气飞扬而不守;水木下寒,则精血泄溢而莫藏。故补养神气,则宜清凉,而滋益精血,则宜温暖。

气秉辛金清凉之性,清则调畅,热则郁蒸,畅则冲虚,郁则滞塞,滞塞而不降,故病上逆。血秉乙木温暖之性,温则流行,寒则凝瘀,行则鲜明,瘀则腐败,腐败而不升,故病下陷。

气滞之家,胸膈胀满,痰嗽喘逆,半缘上中之虚热;血瘀之人,紫黑成块,杯碗倾泄,多因中下之虚寒。下寒则肺气之降于肝部者,亦遂陷泄而不升;上热则肝血之升于肺家者,亦遂逆流而不降。此气血致病之原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四圣心源》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四圣心源》书籍目录
  1. 气血《四圣心源》
  2. 气穴三百六十五《类经》
  3. 气血《冯氏锦囊秘录》
  4. 气穴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5. 气血《证治准绳·幼科》
  6. 气穴论《素问悬解》
  7. 气血《医学真传》
  8. 气穴口诀《女丹合编选注》
  9. 气血辨证《中医名词词典》
  10. 气穴(一名胞门,一名子户)《针灸大成》
  11. 气血辨证《中医词典》
  12. 气穴《针灸学》
  13. 气血不损《正体类要》
  14. 气穴《中医词典》
  15. 气血冲和《中医词典》
  16. 气穴《黄帝内经太素》
  17. 气血大损病《女科切要》
  18. 气旋《外科证治全书》
  19. 气血对胞宫的生理作用《中医妇科学》
  20. 气虚自汗《中医词典》
  21. 气血合脉说《医林改错》
  22. 气虚肿胀垂危《奇效简便良方》
  23. 气血津液辩证《中医诊断学》
  24. 气虚中满论《医贯》
  25. 气血津液病证《中医内科学》
  26. 气虚中满《中医词典》
  27. 气血精津液的关系《中医基础理论》
  28. 气虚中满《中医名词词典》
  29. 气血精津液学说《中国医学通史》
  30. 气虚则寒《中医词典》
  31. 气血精神论《读医随笔》

《四圣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