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下
带下者,阴精之不藏也。相火下衰,肾水澌寒,经血凝瘀,结于少腹,阻格阴精上济之路,肾水失藏,肝木疏泄,故精液淫泆,流而为带。带者,任脉之阴旺,带脉之不引也。
五藏之阴精,皆统于任脉。任中阳秘,带脉横束,环腰如带,为之收引,故精敛而不泄。任脉寒冱,带脉不引,精华流溢,是谓带下。水下泄则火上炎,故多有夜热骨蒸,掌烦口燥之证。
而下寒上热之原,则过不在于心肾,而在于脾胃之湿。盖气根于肾,坎之阳也,升于木火而藏于肺;血根于心,离之阴也,降于金水而藏于肝。金性收敛而木性生发,金随胃降,收敛之政行,离阴下潜而化浊阴,是以气凉而水暖;木从脾升,生发之令畅,坎阳上达而化清阳,是以血温而火清。阳不郁则热不生,阴不郁则寒不作也。土湿则脾胃不运,阴阳莫交,阳上郁而热生于气,阴下郁而寒生于血。血寒,故凝涩而瘀结也。
仲景温经一汤,温中去湿,清金荣木,活血行瘀,诚为圣法。至于瘀血坚凝,则用土瓜根散,精液滑泄,则用矾石丸,法更密矣。
人参三钱 甘草二钱 干姜三钱 桂枝三钱 茯苓三钱 丹皮三钱 当归二钱 阿胶三钱 麦冬三钱 芍药三钱 芎?二钱 茱萸三钱
煎一杯,温服。
治妇人带下,及少腹寒冷,久不受胎,或崩漏下血,或经来过多,或至期不来。

- 带下《四圣心源》
- 带下《景岳全书》
- 带下《中医词典》
- 带下《圣济总录》
- 带下《女科指要》
- 带下《中医名词词典》
- 带下《续名医类案》
- 带五色俱下候《诸病源候论》
- 带下《医学入门》
- 带门(五则)《辨证录》
- 带下《医述》
- 带脉循行经文《刺灸心法要诀》
- 带下《寿世保元》
- 带脉循行经文《医宗金鉴》
- 带下《张聿青医案》
- 带脉循行歌《刺灸心法要诀》
- 带下《古今医鉴》
- 带脉循行歌《医宗金鉴》
- 带下《万病回春》
- 带脉穴图(图缺)(六穴)《金针秘传》
- 带下《顾松园医镜》
- 带脉穴歌《刺灸心法要诀》
- 带下《古今医案按》
- 带脉穴歌《金针秘传》
- 带下《明医指掌》
- 带脉穴歌《医宗金鉴》
- 带下《卫生易简方》
- 带脉穴《中医词典》
- 带下《丹溪心法》
- 带脉为病《奇经八脉考》
- 带下《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