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气血原本

《四圣心源》书籍目录

肝藏血,肺藏气,而气原于胃,血本于脾。盖脾土左旋,生发之令畅,故温暖而生乙木;胃土右转,收敛之政行,故清凉而化辛金。午半阴生,阴生则降,三阴右降,则为肺金。肺金即心火之清降者也,故肺气清凉而性收敛。子半阳生,阳生则升,三阳左升,则为肝木。肝木即肾水之温升者也,故肝血温暖而性生发。肾水温升而化木者,缘己土之左旋也,是以脾为生血之本;心火清降而化金者,缘戊土之右转也,是以胃为化气之原。

气统于肺,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布也,其在脏腑则曰气,而在经络则为卫。血统于肝,凡脏腑经络之血,皆肝血之所流注也,其在脏腑则曰血,而在经络则为营。营卫者,经络之气血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四圣心源》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四圣心源》书籍目录
  1. 气血原本《四圣心源》
  2. 气血以并有者为实无者为虚《类经》
  3. 气血原本《医学摘粹》
  4. 气血研究《中国医学通史》
  5. 气血之体《此事难知》
  6. 气血虚实论《张氏医通》
  7. 气眼《中医词典》
  8. 气血虚弱痛经《中医词典》
  9. 气阳两虚证《临证实验录》
  10. 气血虚热《正体类要》
  11. 气腰痛《中医词典》
  12. 气血问答《针经指南》
  13. 气噎《中医词典》
  14. 气血问答《普济方·针灸》
  15. 气噎方六首《外台秘要》
  16. 气血同病辩证《中医诊断学》
  17. 气噎候《诸病源候论》
  18. 气血双补《中医词典》
  19. 气一元论《中医基础理论》
  20. 气血失调影响冲任为病《中医妇科学》
  21. 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关系《中医基础理论》
  22. 气血失调《中医基础理论》
  23. 气宜《中医词典》
  24. 气血失调《中医词典》
  25. 气翳《中医词典》
  26. 气血失调《中医名词词典》
  27. 气翳《目经大成》
  28. 气血盛哀《针灸素难要旨》
  29. 气阴两虚《中医词典》
  30. 气血清浊浅深刺《针灸素难要旨》
  31. 气阴两虚(气阴两伤)《中医名词词典》

《四圣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