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血
血生于脾,藏于肝,肝脾阳旺,血温而升,故不下泄。水寒土湿,脾陷木郁,风动而行疏泄之令,则后脱于大便。
阳气收敛,则土温而水暖,其脾湿而肾寒者,庚金之收令不行也。后世以为肠风而用清润,脾阳愈败而愈陷,无有止期也。
其肝脾阳败,紫黑瘀腐,当补火燥土以回残阳,暖血温肝而升郁陷。若痔漏、脱肛之治,亦依此法通之。
甘草二钱 白术三钱 附子三钱 阿胶三钱 地黄三钱 黄芩二钱 桂枝二钱 灶中黄土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便血之证,亦因水土寒湿,木郁风动之故。仲景黄土汤,术、甘、附子,培土温寒,胶、地、黄芩,清风泻火,相火。黄土燥湿扶脾,法莫善矣。此加桂枝,以达木郁,亦甚精密。

- 便血《四圣心源》
- 便血《中医名词词典》
- 便血《中医词典》
- 便血《家庭医学百科-医疗康复篇》
- 便血《医宗金鉴》
- 便血《评琴书屋医略》
- 便血《续名医类案》
- 便血《医学集成》
- 便血《医学入门》
- 便血《物理诊断学》
- 便血《医述》
- 便下脓血《奇效简便良方》
- 便血《张氏医通》
- 便下脓血《经验麻科》
- 便血《寿世保元》
- 便数《傅青主女科》
- 便血《寿世保元》
- 便涩腹胀足浮肿不孕《傅青主女科》
- 便血《普济方·针灸》
- 便脓血《伤寒括要》
- 便血《临证指南医案》
- 便脓血《广瘟疫论》
- 便血《医碥》
- 便脓血《伤寒六书》
- 便血《张聿青医案》
- 便脓血《医学心悟》
- 便血《证治汇补》
- 便脓血《中医词典》
- 便血《明医指掌》
- 便脓血《伤寒说意》
- 便血《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