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伏
散伏者,阴阳之阖辟也。气辟而不阖,则脉散,气阖而不辟,则脉伏。
散者,气泄而不藏也。阴性聚而阳性散,阳降于尺而化浊阴,则脉沉聚;阴升于寸而化清阳,则脉浮散。而聚散之权,则在于关。关者,阴阳之关锁。其散而不至于飞扬者,有关以阖之,故散而能聚。散而不聚,则心病矣。脉法:伤寒咳逆上气,其脉散者死,谓其形损故也。脉散者,病家之大忌。散脉一形,则气血之脱亡在近,精神之飞走不远。散见于寸,犹可挽也,散见于尺,无可医矣。
伏者,气郁而不发也。阳性起而阴性伏,阴升于寸而化清阳,则脉浮起;阳降于尺而化浊阴,则脉沉伏。而起伏之权,则在于关。关者,阴阳之关锁。其伏而不至于闭结者,有关以辟之,故伏而能起。伏而不起,则肾病矣。凡积聚癥瘕,停痰宿水之疾,脉必伏结。十八难:伏者,脉行筋下也。浮者,脉在肉上行也。故脉浮结者,外有痼疾;脉伏结者,内有积聚。《金匮》: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非但积聚如是,凡一经将病,则一气先伏。肝病者木郁,心病者火郁,肾病者水郁,肺病者金郁,脾病者土郁,郁则脉伏。庚桑子:人郁则为病。至理妙言!诊一气之欲伏,则知一经之将病。脉法:伏气之病,以意候之,此之谓也。

- 散伏《四圣心源》
- 散方《盘珠集胎产症治》
- 散复《中医词典》
- 散法《中医词典》
- 散膏《中医词典》
- 散发性脑炎《神经病学》
- 散光《眼科学》
- 散刺《中医词典》
- 散寒《本草求真》
- 散步《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散寒止痛《章次公医案》中附子的应用
- 散(阴)《濒湖脉学》
- 散剂《医院药学》
- 散(sǎn,音伞)气《中医词典》
- 散剂《中医词典》
- 散《三指禅》
- 散坚方《重订囊秘喉书》
- 散《痰火点雪》
- 散聚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散《脉确》
- 散聚汤《仁术便览》
- 散《中医名词词典》
- 散类《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 伞骨草《滇南本草》
- 散类《活幼心书》
- 叁、为何会如此多的不治之症?《中医之钥》
- 散类《胎产指南》
- 三唑仑《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散略《景岳全书》
- 三字宝《济生集》
- 散略《张氏医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