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痈根原
肺痈者,湿热之郁蒸也。阳衰土湿,肺胃不降,气滞痰生,胸膈瘀塞,湿郁为热,淫泆熏蒸,浊瘀臭败,腐而为脓。始萌尚可救药,脓成肺败则死。此缘湿旺肺郁,风闭皮毛,卫气收敛,营郁为热,热邪内闭,蒸其痰涎而化痈脓故也。
盖风中于表,则腠理疏泄而汗出;热蒸于里,则经阳遏闭而恶寒。卫阳外敛,呼气有出而不入;营阴内遏,吸气有入而不出。营卫不交,风热兼作,风邪外伤其皮毛。皮毛者,肺之合也。湿土郁满,肺气不降,而风袭皮毛,泄其卫气,卫气愈泄而愈敛,皮毛始开而终闭。肺气壅塞,内外不得泄路,痞闷喘促,痰嗽弥增。口干咽燥,而不作渴,少饮汤水,则津液沸腾,多吐浊沫。热邪内伤其津血,津血与痰涎郁蒸,腐化脓秽,吐如米粥。久而肺藏溃烂,是以死也。
病生肺部,而根原于胃逆,其胸膈之痛,则是胆木之邪。以胃土不降,肺胆俱无下行之路,胆以甲木而化相火,甲木克戊土,则膈上作疼,相火刑辛金,则胸中生热。是宜并治其标本也。
苏叶三钱 甘草二钱 桔梗三钱 杏仁三钱 茯苓三钱 贝母三钱 橘皮三钱 生姜三钱
煎大半杯,温服。
胃逆胸满重,加半夏。
肺痈胸膈湿热,郁蒸痰涎,而化痈脓。痰盛宜逐,脓成当泻。胶痰堵塞,以甘遂、葶苈之属驱之,脓血腐瘀,以丹皮、桃仁之类排之。剧者用仲景二白散,吐下脓秽,以救藏真,胜于养痈遗害者也。
为末,饮服半钱匕。虚者减之。
脓在膈上则吐,在膈下则泄。下多,饮冷水一杯,则止。
水三杯,煮枣,取二杯,去枣,入葶苈,煮取一杯,顿服。
脓未成则痰下,脓已成则脓下。

- 肺痈根原《四圣心源》
- 肺痈咯血秘方《华佗神方》
- 肺痈候《诸病源候论》
- 肺痈肺痿门主论《疡医大全》
- 肺痈黄散《仙传外科集验方》
- 肺痈肺痿门方《医门法律》
- 肺痈咳嗽《奇效简便良方》
- 肺痈肺痿门(论一首 法十三条 律四条)《医门法律》
- 肺痈咳嗽《回生集》
- 肺痈肺痿脉案《类证治裁》
- 肺痈咳唾秘方《华佗神方》
- 肺痈肺痿《立斋外科发挥》
- 肺痈论《青囊秘诀》
- 肺痈肺痿《外科理例》
- 肺痈论《外科正宗》
- 肺痈肺痿《保婴撮要》
- 肺痈论《外科集验方》
- 肺痈肺痿《续名医类案》
- 肺痈门《张氏医通》
- 肺痈肺痿《景岳全书》
- 肺痈门(四则)《辨证录》
- 肺痈肺疽《外科全生集》
- 肺痈门主方《疡医大全》
- 肺痈方九首《外台秘要》
- 肺痈秘方《华佗神方》
- 肺痈方《冯氏锦囊秘录》
- 肺痈其二《经方实验录》
- 肺痈二《金匮悬解》
- 肺痈其一《经方实验录》
- 肺痈喘急满《圣济总录》
- 肺痈神汤《冯氏锦囊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