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
经云∶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试以大体言之,则阳常有余,而阴常不足。在天地,则天为阳,地为阴,而天则包乎地之外;在人身,则气为阳,血为阴,而气实统乎血之先。一岁三百六十日,天日光明,则三百日而有余。夫光明者阳也,雨湿者阴也,阳有余而阴不足,此其征也。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亦当阳气有余。盖阳主气而阴主血,如人阴血暴脱,阳气犹存,不致殒命;如阳气一脱,阴血虽充,难延旦夕。苟能于阴阳之中,而知阳重于阴,则遇病施治,自有生机,凉泻杀人,吾知免夫!

- 阴阳《医学真传》
- 阴阳《医学三字经》
- 阴阳《中医诊断学》
- 阴阳《内经知要》
- 阴阳(天时二)《宜麟策》
- 阴阳《内经博议》
- 阴阳(天时二)《妇人规》
- 阴阳《医经原旨》
- 阴阳变化《四圣心源》
- 阴阳《医经原旨》
- 阴阳变化《医学摘粹》
- 阴阳《顾松园医镜》
- 阴阳辨别《诊家正眼》
- 阴阳《证治准绳·幼科》
- 阴阳表里辨《医学集成》
- 阴阳《医述》
- 阴阳表里虚实《备急千金要方》
- 阴阳《医学纲目》
- 阴阳别论《素问悬解》
- 阴阳《中医词典》
- 阴阳别论《素问悬解》
- 阴阳《气功外气疗法》
- 阴阳别论篇《黄帝内经·素问》
- 阴阳《四圣心源》
- 阴阳别论篇《冯氏锦囊秘录》
- 阴阳《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阴阳别论篇《疡医大全》
- 阴阳《中医名词词典》
- 阴阳不别由于传派不清《读医随笔》
- 阴眼《中医词典》
- 阴阳常变论《吴医汇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