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二

《金匮悬解》书籍目录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即卫气不足,劳则营气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气,数即消谷而大便坚,气盛则溲数,溲数即坚,坚数相抟,即为消渴。

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表气之虚弱,迟即为里气之劳伤,表阳虚弱,即卫气不足,里阴劳伤,则营血枯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即为阳气之盛,数即为消谷而大便坚,阳气盛则溲溺数,溲溺数则大便坚。大便之坚与小便之数相合,津液渗泄,即为消渴。

盖消渴之病,在胃不在脾,《素问·阴阳别论》:二阳结,谓之消。二阳者,阳明也,手阳明以燥金主令,金燥则消水而便坚,足阳明从燥金化气,土燥则消谷而溲数。消渴者,手足阳明之合气,而燥结于肠胃者也。

太阴行气于三阴,脉候于寸口,阳明行气于三阳,脉候于趺阳。太阴主升,阴中之阳,升于脉络,则经气旺。阳明主降,阳中之阳,降于肠胃,则腑气旺。太阴虚而经中之气衰,是以寸口浮迟,卫气不足而营气消竭。此以虚劳伤其营卫,营卫耗弱,乃发热作渴之原,《伤寒》所谓诸弱发热,弱者必渴是也。阳明盛而腑中之气旺,是以趺阳浮数,戊土溲数而庚金大坚。此以燥热炼其津液,津液枯涸,及消谷引饮之根。故消渴之病,太阴衰而阳明盛,经气虚而腑气实,所谓壮火之食气者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金匮悬解》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金匮悬解》书籍目录
  1. 消渴二《金匮悬解》
  2. 消渴大小总论合参《冯氏锦囊秘录》
  3. 消渴烦躁《圣济总录》
  4. 消渴从脉分症论《三指禅》
  5. 消渴泛义《思考中医》
  6. 消渴不宜针灸方一十首《外台秘要》
  7. 消渴方《医学入门》
  8. 消渴病《奇效简便良方》
  9. 消渴方《目经大成》
  10. 消渴病《备急千金要方》
  11. 消渴方《医学三字经》
  12. 消渴病《中医名词词典》
  13. 消渴方《医方论》
  14. 消渴八《金匮悬解》
  15. 消渴方《汤头歌诀》
  16. 消渴案《丁甘仁医案》
  17. 消渴方《普济本事方》
  18. 消渴(消肾 消中)《针灸资生经》
  19. 消渴方一十七首《外台秘要》
  20. 消渴(糖尿病)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21. 消渴腹胀《圣济总录》
  22. 消渴(此为渴而且消之证,其寻常止患渴者附后)《医碥》
  23. 消渴根原《四圣心源》
  24. 消渴《急救良方》
  25. 消渴后成水《圣济总录》
  26. 消渴《慈幼便览》
  27. 消渴后成痈疽《圣济总录》
  28. 消渴《医学三字经》
  29. 消渴后虚乏《圣济总录》
  30. 消渴《时方妙用》
  31. 消渴候《巢氏病源补养宣导法》

《金匮悬解》

  • 附录:汤方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