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龙汤证
元宵节后三日,坐落黄土高原之静乐县,仍呈北国风光。寒风呼啸,冷气袭人。患者任某,年已不惑,乘车访友,甫下车,骤然寒战,归途便觉恶寒,全身不适,至家恶寒益甚。虽厚被重重,空调调至26℃,冷犹不止,头痛骨楚,咽痒咳嗽,无痰。自视感冒,先服“快克”,继又连服“速效感冒冲剂”6袋,汗不出,症不解。傍晚来舍求诊,视其舌淡红润,苔薄白。询知口干思冷。诊其脉,浮弦紧。测得体温38.8℃。
乙酉之运。岁金不及,炎火乃行,加之阳明燥火司天,少阴君火在泉,又症见思饮思冷,可知内热之盛。今感风寒,属太阳病内热外寒证也。拟大青龙汤:
麻黄15g 桂枝6g 杏仁10g 炙甘草6g 石膏18g 生姜5g 红枣5枚
嘱急煎温服,覆被取汗。
晚lO点,任某来电讲,药后大汗淋漓,诸症悉已。

- 大青龙汤证《临证实验录》
- 大青龙汤脉证二条《伤寒贯珠集》
- 大青龙汤证《临证实验录》
- 大青龙汤麻杏甘石汤越婢汤解《研经言》
- 大青龙汤证《伤寒九十论》
- 大青龙汤麻黄《伤寒括要》
- 大青龙证《医学摘粹》
- 大青龙汤九十六 方见《伤寒·太阳》《金匮悬解》
- 大青龙证二 太阳三十三《伤寒悬解》
- 大青龙汤方《伤寒论》
- 大青龙证一 太阳三十二《伤寒悬解》
- 大青龙汤方《伤寒明理论》
- 大青升茶《茶饮保健》
- 大青龙汤方《医宗金鉴》
- 大青四物汤《伤寒括要》
- 大青龙汤方《医宗金鉴》
- 大青汤《备急千金要方》
- 大青龙汤方《伤寒杂病论》
- 大青丸《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 大青龙汤方《伤寒杂病论》
- 大青叶(板蓝根、青黛)《中药学》
- 大青龙汤《汤头歌诀》
- 大青叶茶《茶饮保健》
- 大青龙汤《医方论》
- 大清膏《奇方类编》
- 大青龙汤《时方妙用》
- 大曲丸《备急千金要方》
- 大青龙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 大泉《中医词典》
- 大青龙汤《伤寒寻源》
- 大热《新修本草》
《临证实验录》
- 发热
- 麻黄汤证
- 桂枝汤证
- 大青龙汤证
-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 桂枝加葛根汤证
- 小柴胡汤证其一
- 小柴胡汤证其二
- 小柴胡汤证其三
- 小柴胡合白虎汤证其一
- 小柴胡合白虎汤证其二
- 大柴胡汤证
- 白虎加人参汤证
- 大承气汤证其一
- 大承气汤证其二
-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 气虚发热其一
- 气虚发热其二
- 阳虚发热
- 阴阳两虚发热
- 恶寒
- 自汗
- 咳嗽
- 喘哮
- 喷嚏
- 咽痛
- 不食
- 心下痞
- 呃逆
- 呕吐
- 上吐下泻
- 胃癌
- 结胸
- 脘痛
- 腹胀
- 腹痛
- 胁痛
- 泄泻
- 五更泻
- 痢疾
- 黄疸
- 水肿
- 慢性肾炎
- 肾病综合征
- 淋证
- 癃闭
- 小便失禁
- 大使失禁
- 便秘
- 脱肛
- 齿衄
- 再障贫血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尿血
- 血精
- 消渴
- 阳痿
- 阴茎冷痛
- 头痛
- 眩晕
- 心悸
- 真心痛
- 失眠
- 梦交
- 脏躁
- 懊恼
- 颤抖
- 麻木
- 气厥
- 癫狂
- 痫病
- 崩漏
- 闭经
- 经期瘾疹
- 带下
- 不孕症
- 滑胎
- 妊娠恶阻
- 产后腹痛
- 盆腔包块
- 乳癖
- 惊风后遗症
- 荨麻疹
- 牛皮癣
- 狐蜮
- 目赤胂痛
- 瘰疬
- 牙痛
- 臂痛
- ■囊
- 腰背痛
- 腿痛
- 鱼口
- 足跟痛
- 脉管炎
- 阴虱
- 附:寄生虫病聊谈录
- 无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