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虚湿热证
患者,杜某,男,47岁。去年脱肛,服补中益气丸痊愈。三月前无明显诱因复脱,自服补中益气丸半月,不效,求治于余。谓称每便即脱,用手托扶,方可复位。询知自病以来,精神不倦,食欲尚可,大便正常,小便黄短,亦无短气、自汗、少腹下坠等中气下陷症状,口干苦。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略数。
观其脉症,知系中虚而湿热下注。盖脾虚失运,湿邪内蕴,郁久化热,趋下而见脱肛。治当清热祛湿。健脾扶中。拟升阳益胃汤合二妙散加减:
苍术24g 黄柏10g 苡仁30g 党参15g 黄芪15g 黄连6g 半夏15g 甘草6g 陈皮10g 茯苓15g 泽泻15g 防风10g 羌独活各10g 柴胡10g 枳壳30g 三剂
二诊:患者欣然相告,一剂即有好转,三剂尽,肛门可自行还纳。效不更方,继服三剂,患者自觉脱肛若失。
按:患者一年前病,服补中益气丸获效,示其中气不足。继服无功者,乃病机之转变也。观其舌质红,苔黄腻口苦尿黄,脉弦滑数,参合病史,知其中气不足,复兼湿热下注。治当清热祛湿,健脾举陷。方中苍术、黄柏、黄连、半夏燥湿清热;茯苓、苡仁、泽泻淡渗利湿;参、芪并用健脾补气,以治其本;防风、柴胡、羌独活升举清阳之气,且有风能胜湿之意;枳壳一药,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可兴奋平滑肌,能增强胃肠收缩力,故用于内脏下垂,其用量宜大。

- 中虚湿热证《临证实验录》
- 中虚喉痛《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中虚脱血《金匮翼》
- 中虚烦呕(产后)《金匮悬解》
- 中血脉《中医词典》
- 中宿肉漏脯毒《奇效简便良方》
- 中血堂《中医词典》
- 中雄黄毒秘方《华佗神方》
- 中血堂《正骨心法要旨》
- 中雄黄毒《奇效简便良方》
- 中血堂《医宗金鉴》
- 中雄黄毒《外科证治全书》
- 中鸭毒《外科证治全书》
- 中性粒细胞在ARDS发病中的作用《病理生理学》
- 中鸭肉毒《奇方类编》
- 中性粒细胞功能的检测《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中烟毒《外科证治全书》
- 中性粒细胞《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中盐卤毒《外科证治全书》
- 中杏仁毒秘方《华佗神方》
- 中央的医药机构《中国医学通史》
- 中杏仁毒《奇效简便良方》
- 中央前回的感觉投射《生理学》
- 中杏仁毒《外科证治全书》
- 中阳《中医词典》
- 中兴论《景岳全书》
- 中阳不振《中医名词词典》
- 中星岁差考《类经图翼》
- 中阳不振《中医词典》
- 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眼科学》
- 中阳虚冷证《临证实验录》
《临证实验录》
- 发热
- 麻黄汤证
- 桂枝汤证
- 大青龙汤证
-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 桂枝加葛根汤证
- 小柴胡汤证其一
- 小柴胡汤证其二
- 小柴胡汤证其三
- 小柴胡合白虎汤证其一
- 小柴胡合白虎汤证其二
- 大柴胡汤证
- 白虎加人参汤证
- 大承气汤证其一
- 大承气汤证其二
-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 气虚发热其一
- 气虚发热其二
- 阳虚发热
- 阴阳两虚发热
- 恶寒
- 自汗
- 咳嗽
- 喘哮
- 喷嚏
- 咽痛
- 不食
- 心下痞
- 呃逆
- 呕吐
- 上吐下泻
- 胃癌
- 结胸
- 脘痛
- 腹胀
- 腹痛
- 胁痛
- 泄泻
- 五更泻
- 痢疾
- 黄疸
- 水肿
- 慢性肾炎
- 肾病综合征
- 淋证
- 癃闭
- 小便失禁
- 大使失禁
- 便秘
- 脱肛
- 齿衄
- 再障贫血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尿血
- 血精
- 消渴
- 阳痿
- 阴茎冷痛
- 头痛
- 眩晕
- 心悸
- 真心痛
- 失眠
- 梦交
- 脏躁
- 懊恼
- 颤抖
- 麻木
- 气厥
- 癫狂
- 痫病
- 崩漏
- 闭经
- 经期瘾疹
- 带下
- 不孕症
- 滑胎
- 妊娠恶阻
- 产后腹痛
- 盆腔包块
- 乳癖
- 惊风后遗症
- 荨麻疹
- 牛皮癣
- 狐蜮
- 目赤胂痛
- 瘰疬
- 牙痛
- 臂痛
- ■囊
- 腰背痛
- 腿痛
- 鱼口
- 足跟痛
- 脉管炎
- 阴虱
- 附:寄生虫病聊谈录
- 无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