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小柴胡汤证

《临证实验录》书籍目录

侯某,女,36岁,奇村人,1978年7月29日初诊。患肝炎三年余,几经治疗,自觉症状基本消失,然化验肝功能,总不正常。近月余,胁痛又甚,生气后明显增剧。日暮寒热,倦怠神疲,纳呆化迟,脘腹胀满,心烦易怒,口苦口渴,舌红少苔,脉象弦数。触诊肝大肋下二指许。化验报告:TTT10U,TFT++,G PT180U。

证为肝胃不和,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日久形成症积。

治宜舒肝理气,活血化瘀,庶免步入硬变之途。拟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12g 黄芩10g 苏子15g 党参10g 丹参30g 郁金10g 乌梅15g 鳖甲15g 甘草6g 三剂

二诊:纳食略增,胁痛亦减,脉舌同前。原方加牡蛎30g ,七剂。

三诊:胁痛已止。诸症亦轻。近因枵腹负重,致胸憋气短,时欲张口呼气,舌淡红润,脉象弦缓。此瘀积未去,复中气下陷也。拟升陷汤加减:

黄芪30g 升麻3g 柴胡6g 桔梗6g 丹参30g 郁金10g 牡蛎30g 甘草6g 三剂

四诊:短气止,余症基本消失,肝肋下已不能触及,化验检查:TTT6U,TFF-,G PT40U。令服逍遥丸、归脾丸,以作善后。

按:胁痛、肝大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所致,故选用柴胡、苏子、丹参、郁金行气活血。口苦,口渴,舌红少苔,为肝郁日久,化热伤阴,故用黄芩清热泻火乌梅鳖甲滋阴柔肝,软坚化症。以仲圣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训,故投党参、甘草以健脾补中。施治途中。因患者体弱病久,不胜劳累,力小负重,致大气下陷,遂改用升陷汤以升补大气,加丹参、郁金活血化瘀,牡蛎软坚散结,共奏补气行瘀之功。由于始终以证为纲,以病为目,故于月余间治愈三年之顽疾。

又:今日观之,本案仅可谓有效,尚不能言治愈。因往昔并不分甲肝、乙肝,亦无大三阳小三阳之别,更不知表面抗体形成与否。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临证实验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临证实验录》书籍目录
  1. 小柴胡汤证《临证实验录》
  2. 小柴胡汤证《临证实验录》
  3. 小柴胡汤证九条《伤寒贯珠集》
  4. 小柴胡汤证《临证实验录》
  5. 小柴胡汤证其二《临证实验录》
  6. 小柴胡汤证《临证实验录》
  7. 小柴胡汤证其三《临证实验录》
  8. 小柴胡汤证《临证实验录》
  9. 小柴胡汤证其一《临证实验录》
  10. 小柴胡汤证《临证实验录》
  11. 小柴胡汤证治本位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12. 小柴胡汤证《临证实验录》
  13. 小柴胡汤治验选《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14. 小柴胡汤圆通应用法《医法圆通》
  15. 小柴胡汤治验选《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16. 小柴胡汤愈肺痨《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17. 小柴胡汤纵横谈《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18. 小柴胡汤愈肺痨《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19. 小柴胡汤纵横谈《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20. 小柴胡汤七十六 方见《伤寒·少阳》《金匮悬解》
  21. 小柴胡证《医学摘粹》
  22. 小柴胡汤加减歌《医学传心录》
  23. 小柴胡证《医学摘粹》
  24. 小柴胡汤方《伤寒论》
  25. 小柴胡证《医学摘粹》
  26. 小柴胡汤方《伤寒明理论》
  27. 小柴胡证《医学摘粹》
  28. 小柴胡汤方《医宗金鉴》
  29. 小柴胡证八 少阳九《伤寒悬解》
  30. 小柴胡汤方《医宗金鉴》
  31. 小柴胡证二 少阳三《伤寒悬解》

《临证实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