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阳虚损证
杨某,男,28岁,军人,1984年2月1日初诊。诉称1983年12月初,因感冒服APC片后大汗淋漓,体倦无力,旬余未能恢复,始就医。化验检查:血小板5万/mm3,血红蛋白80g /L,红细胞260万/mm3,白细胞2800/mm3,血沉23mm/h。住解放军某医院,经骨髓穿刺,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用激素等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求服中药。
“再障”一病,现代医学谓骨髓造血功能障碍所致。主骨生髓者,肾也。今患者面色萎黄,夜间骨蒸,烦热汗出。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口干思冷,舌淡白少苔,脉弦细略,数,两尺尤弱,皆系肾阴虚损、髓海不足之象。所幸者,纳化尚可,大便正常,脾胃功能犹健,后天化源未竭,脏腑尚得津血之养。故为今之计,首宜治肾,以求先天之本。拟:
生熟地各12g 山药12g 山萸12g 丹皮10g 肉苁蓉15g 何首乌15g 茯苓10g 当归6g 黄芪30g 陈皮10g 十剂
二诊:夜热减,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较前为轻,仍口干思冷,舌淡红,脉细数。化验检查:血小板8万/mm3,血红蛋白90g /L,红细胞292万/mm3,白细胞3500/mm3。药已中的,守方续服。
上方服50剂后,诸症悉平。患者满面春风,精神甚佳,化验末梢血象,皆在正常范围。1984年10月4日,山西省人民医院骨穿检查:骨髓象仍呈低下状态。复来求诊。
考血之生成,由于脾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肾生骨髓。”《灵枢·决气》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今脾肾二脏已无明显虚弱之象,末梢血象正常而骨髓象不振。忆《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79年第一期张觉人先生报道,马钱子治骨折,疗效甚好,能促进骨痂形成,可见其对骨髓有振兴之功。因患者已归军营,不便煎服汤药,遂令早晚各服马钱子粉0.5g ,六味地黄丸1粒(10g )。用药两月,自觉精力充沛,一如往昔,已可参加篮球比赛。于1985年5月9日再次骨穿检查,骨髓增生明显活跃。

- 肾阳虚损证《临证实验录》
- 肾阳虚衰《中医词典》
- 肾移植《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肾阳虚《中医词典》
- 肾移植《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肾阳虚《中医名词词典》
- 肾移植病人的心理《医学心理学》
- 肾阳不振《中医词典》
- 肾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处理《急诊医学》
- 肾阳《中医词典》
- 肾遗《中医词典》
- 肾阳《中医名词词典》
- 肾阴《中医名词词典》
- 肾炎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肾阴《中医词典》
- 肾炎《自我调养巧治病》
- 肾阴发《外科启玄》
- 肾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肾阴虚《中医词典》
- 肾岩《中医外科学》
- 肾阴虚(真阴不足)《中医名词词典》
- 肾岩《马培之医案》
- 肾阴虚损证《临证实验录》
- 肾岩《中医名词词典》
- 肾痈《中医词典》
- 肾血液循环歌诀《人体解剖学歌诀》
- 肾痈《医宗金鉴》
- 肾血液循环的特征《生理学》
- 肾痈《证治准绳·疡医》
-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生理学》
- 肾痈《外科心法要诀》
《临证实验录》
- 发热
- 麻黄汤证
- 桂枝汤证
- 大青龙汤证
- 桂枝二越婢一汤证
-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
- 桂枝加葛根汤证
- 小柴胡汤证其一
- 小柴胡汤证其二
- 小柴胡汤证其三
- 小柴胡合白虎汤证其一
- 小柴胡合白虎汤证其二
- 大柴胡汤证
- 白虎加人参汤证
- 大承气汤证其一
- 大承气汤证其二
- 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 气虚发热其一
- 气虚发热其二
- 阳虚发热
- 阴阳两虚发热
- 恶寒
- 自汗
- 咳嗽
- 喘哮
- 喷嚏
- 咽痛
- 不食
- 心下痞
- 呃逆
- 呕吐
- 上吐下泻
- 胃癌
- 结胸
- 脘痛
- 腹胀
- 腹痛
- 胁痛
- 泄泻
- 五更泻
- 痢疾
- 黄疸
- 水肿
- 慢性肾炎
- 肾病综合征
- 淋证
- 癃闭
- 小便失禁
- 大使失禁
- 便秘
- 脱肛
- 齿衄
- 再障贫血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 尿血
- 血精
- 消渴
- 阳痿
- 阴茎冷痛
- 头痛
- 眩晕
- 心悸
- 真心痛
- 失眠
- 梦交
- 脏躁
- 懊恼
- 颤抖
- 麻木
- 气厥
- 癫狂
- 痫病
- 崩漏
- 闭经
- 经期瘾疹
- 带下
- 不孕症
- 滑胎
- 妊娠恶阻
- 产后腹痛
- 盆腔包块
- 乳癖
- 惊风后遗症
- 荨麻疹
- 牛皮癣
- 狐蜮
- 目赤胂痛
- 瘰疬
- 牙痛
- 臂痛
- ■囊
- 腰背痛
- 腿痛
- 鱼口
- 足跟痛
- 脉管炎
- 阴虱
- 附:寄生虫病聊谈录
- 无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