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控涎丹证

《临证实验录》书籍目录

消渴引饮,多见于胃热、阴虚。痰饮为患者,尚属少见。刘某,男,45岁,素体质壮实,近月余,口渴不已,昼夜饮水4~5暖瓶。某医生用滋阴生津法治疗。十余剂症状不减,遂进城就诊。

望其身高体胖,面色红润,舌苔黄腻。闻其声音洪亮。

询知精神不倦,饮食如常,尿多清长。诊其脉,滑数有力。

触其腹,腹壁厚,无压痛。

《素问·气厥论》云:“心移热于肺,传于膈消。”意为心肺有热,伤津灼液,津液不能敷怖,故而口渴善饮。张志聪云:“三消之证,心肺主上消,脾胃主中消,肝肾主下消。”分析本案,当属上消。其治疗,遵《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上消白虎中承气”之说,拟白虎汤原方:

石膏30g 知母10g 甘草6g 粳米15g 三剂

二诊:渴饮不减。考消渴一证,或高热津伤,或阴虚液亏,总属津液匮乏。既系热邪伤津,何以服之不效?观其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显非阴虚津伤之象,亦非白虎汤证。以白虎汤所治之热,系燥热而非湿热。本案虽有大渴引饮,然并无蒸蒸之汗,亦无干燥芒刺之舌,显然药证不合。久思不得其果,再观苔脉,顿悟痰饮为虐。盖痰饮有彤之邪,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停滞经隧,阻碍津液之敷布,故见口渴。果如此说,则应祛痰逐饮为治。控涎丹为余喜用,用之得当,有出奇制胜、立竿见影之效。

控涎丹6g ,红枣10枚煎汤,空腹送下。

三诊:服后暴泻水样便数次,口渴顿止。苔仍腻,脉沉滑。拟二陈汤苍术善后。

按:痰饮水湿滞留体内,阻遏津液上承而渴者,多为渴不思饮,或渴不多饮,或水入则吐。本案病机何以解释?姑以痰生怪证释焉。

李映淮老师评语:控涎丹治消渴,确属少见。然此证不怪,乃痰饮阻滞经络脏腑,津液不能上承,故而消渴。

有如瘀血,一分瘀血不去,一分新血不生;同理,一分饮邪不尽,则一分津液不行,所以渴者,津不布故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临证实验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临证实验录》书籍目录
  1. 控涎丹证《临证实验录》
  2. 控涎丹(一名妙应丸)《冯氏锦囊秘录》
  3. 控涎丹证《临证实验录》
  4. 控涎丹《医方论》
  5. 控涎丹证《临证实验录》
  6. 控涎丹《退思集类方歌注》
  7. 控涎丹证《临证实验录》
  8. 控涎丹《外科理例》
  9. 控制《传染病》
  10. 控涎丹《医方考》
  11. 控制并发症《预防医学》
  12. 控涎丹《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13. 控制铅的接触水平《预防医学》
  14. 控涎丹《妇人大全良方》
  15. 控制人的因素《预防医学》
  16. 控涎丹《冯氏锦囊秘录》
  17. 控制物的种类及其使用《临床生物化学》
  18. 控痰散《万氏秘传片玉心书》
  19. 控制性降压《外科学总论》
  20. 控痰丹《仁术便览》
  21. 控制饮食《减肥新法与技巧》
  22. 控脑砂《中医词典》
  23. 抠咬指甲《经验麻科》
  24. 控脑砂《中医词典》
  25. 《痰火点雪》
  26. 控睾《医述》
  27. 《三指禅》
  28. 控睾《中医词典》
  29. 芤(阳中阴)《濒湖脉学》
  30. 控睾《中医词典》
  31. 芤革《脉确》

《临证实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