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证其二

《临证实验录》书籍目录

辛某,男,30岁,豆罗人。每日午后,寒止热即至,热去寒复生(体温39℃)。热时心烦汗出,解衣揭被,寒时战栗鼓噤,厚被犹冷。俟天明汗出,其热始退。住院半月,症状依然,经各种检查,均未发现异常,遂求中医会诊。

患者面黯形瘦,二目微黄,舌尖红,苔黄厚腻。询知时有眩晕。默默不欲饮食,口干口苦,思饮,小便短黄,大便偏干,二三日一行。腹诊无压痛,脉浮而弦滑。

眩晕、不食、咽干、口苦、寒热往来,皆为少阳病证。

结合苔脉诸症分析,证为湿热郁阻少阳,枢机不利,故累日不解。幸其正气尚可,且未经汗、吐、下误治而内陷,一直居于表里之间。若鼓邪外出,则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和顺,身热自解。然湿热之邪郁于少阳,与单纯少阳病治法不同,宜将宣化、渗利之品与和解少阳之剂共冶于一炉,假三焦之道以泄之。拟小柴胡汤加味:

柴胡24g 黄芩10g 半夏15g 党参10g 甘草6g 茵陈10g 苡仁15g 杏仁10g 滑石15g 一剂

二诊:当晚体温降为37.2℃,次日36.1℃,胃纳增加,大便一日一次,黄苔变白,仍厚腻,脉弦滑。患者要求出院,遂将原方柴胡减量为12g ,付与二剂。

李映淮老师评语:湿热蕴结,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甚佳。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临证实验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临证实验录》书籍目录
  1. 小柴胡汤证其二《临证实验录》
  2. 小柴胡汤证九条《伤寒贯珠集》
  3. 小柴胡汤证其三《临证实验录》
  4. 小柴胡汤证《临证实验录》
  5. 小柴胡汤证其一《临证实验录》
  6. 小柴胡汤证《临证实验录》
  7. 小柴胡汤证治本位的意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8. 小柴胡汤证《临证实验录》
  9. 小柴胡汤治验选《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10. 小柴胡汤证《临证实验录》
  11. 小柴胡汤治验选《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12. 小柴胡汤证《临证实验录》
  13. 小柴胡汤纵横谈《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14. 小柴胡汤证《临证实验录》
  15. 小柴胡汤纵横谈《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16. 小柴胡汤证《临证实验录》
  17. 小柴胡证《医学摘粹》
  18. 小柴胡汤圆通应用法《医法圆通》
  19. 小柴胡证《医学摘粹》
  20. 小柴胡汤愈肺痨《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21. 小柴胡证《医学摘粹》
  22. 小柴胡汤愈肺痨《邹孟城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23. 小柴胡证《医学摘粹》
  24. 小柴胡汤七十六 方见《伤寒·少阳》《金匮悬解》
  25. 小柴胡证八 少阳九《伤寒悬解》
  26. 小柴胡汤加减歌《医学传心录》
  27. 小柴胡证二 少阳三《伤寒悬解》
  28. 小柴胡汤方《伤寒论》
  29. 小柴胡证九 少阳十《伤寒悬解》
  30. 小柴胡汤方《伤寒明理论》
  31. 小柴胡证六 少阳二十九《伤寒悬解》

《临证实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