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两虚血瘀证

《临证实验录》书籍目录

王某,女,44岁,王府村人。虚劳体质,月经先期,量少质稠。此届经潮,旬余不止,时多时少,多时如雷雨,少时如屋漏。某医与养血归脾汤三剂,不效。更医,注射安络血、止血敏,血出依旧。拖延月余,赢弱颇甚。症见面色皓白,舌淡少苔。五心烦热,夜不能寐,腰脊酸痛,饮食不思,少腹阵痛,痛后出血,色暗夹块,块下痛减。

切诊脉象沉弦,少腹急结。

观其脉症,证属脾肾两虚,胞宫宿瘀。治当逐瘀推陈,若瘀荡尽,新血自可归经。然活血宜行气,气行血则行,逐瘀须补血,血足瘀方尽。唐宗海《血证论》亦云:“不补血而去瘀,瘀又安能尽去哉?”故拟止崩逐瘀汤加减:

当归10g 黄芪30g 三七3g 灵脂10g 蒲黄10g 龙牡各30g 海螵蛸15g 茜草10g 丹皮10g 香附10g 二剂

二诊:药后少腹剧痛,旋下黑色血块数枚,翌日出血止。惟少腹疗痛,倦怠腰困耳,此血海空虚,络脉失养也,此时之治,当健脾补血,充盈血海。拟归脾汤白芍生地治之。

按:崩漏一证,原因种种,临床须详细辨识。因瘀致崩漏者,逐瘀为首选。若纯以止血,一如舍源而截流,即使断流,亦仅一时之效。

本案要点为腹痛出血,血下痛减,少腹拒压,日久不止,虽无舌紫、脉涩,仍须以瘀论治。体虽赢弱。证则属实,为虚实相兼证也,故瘀消之后,惟补益脾肾为务。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临证实验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临证实验录》书籍目录
  1. 脾肾两虚血瘀证《临证实验录》
  2. 脾肾两经虚寒下血《轩岐救正论》
  3. 脾肾两虚证《临证实验录》
  4. 脾肾亏损小便不利肚腹膨胀等症《内科摘要》
  5. 脾肾两虚证《临证实验录》
  6. 脾肾亏损头眩痰气等症《内科摘要》
  7. 脾肾泄《中医词典》
  8. 脾肾亏损头眩痰气等证《古今名医汇粹》
  9. 脾肾虚寒阳气脱陷等证《古今名医汇粹》
  10. 脾肾亏损停食泄泻等症《内科摘要》
  11. 脾肾虚寒阳气脱陷等症《内科摘要》
  12. 脾肾亏损停食泄泻等证《古今名医汇粹》
  13. 脾肾阳虚《中医词典》
  14. 脾肾经邪《灵素节注类编》
  15. 脾肾阳虚泻《中医词典》
  16. 脾肾和脾膈韧带《人体解剖学》
  17. 脾失健运《中医名词词典》
  18. 脾舍《中医词典》
  19. 脾失健运《中医词典》
  20. 脾伤腹痛《续名医类案》
  21. 脾湿热《中医词典》
  22. 脾伤腹痛《正体类要》
  23. 脾湿胀痛《校注医醇剩义》
  24. 脾善《中医词典》
  25. 脾实《圣济总录》
  26. 脾疝《中医词典》
  27. 脾实《中医词典》
  28. 脾弱多困《保婴撮要》
  29. 脾实《药症忌宜》
  30. 脾弱多困《证治准绳·幼科》
  31. 脾实腹胀《中医词典》

《临证实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