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血热证

《临证实验录》书籍目录

肌衄者,即今之紫癜病也。患儿贾某,6岁。自去冬起,鼻常出血,皮肤稍微碰触,青紫久久不退。今年4月复增便前腹痛,始就诊于山西省人民医院,经检查,血小板万/mm3,凝血时间15分钟,诊断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用激素等药物治疗,初有好转,继而复发,改求中药。

患儿面色萎黄,精神不佳,前胸、颈部及双股胫有大片紫斑,色晦不鲜,鼻腔血迹暗红,右耳垂青紫(前日化验采血),知饥思食,大便一日一行,手足心热,夜寐汗多,舌质红润,脉象细数。

凭脉论症,此阴虚血热也。盖小儿稚阴稚阳之体,形气未充,脏腑娇嫩,生化不足,阴血虚弱则生内热,热则逼血妄行而肌衄、鼻衄。治当滋阴补血,清热凉血。拟:

生地15g 山药15g 乌梅10g 丹皮10g 白术10g 龟板10g 黄芪10g 当归10g 白芍10g 甘草3g 五剂

每三天服一剂。

二诊:血小板上升至9,43万/mm3,紫斑减少,鼻未衄,舌脉如前。大便前仍腹痛,小便清长。疑其阳气亦虚,寒邪作痛。以小儿阴阳气血俱呈不足,故遵阳生阴长之理,予以阴阳双补。

原方加何首乌15g ,阿胶10g ,附子1.5g ,五剂。三日一剂。

三诊:仅进1剂便口干思饮,发热烦躁,夜卧不欲衣被。由是观之,证为阴虚,非阴阳两虚。附子辛温大热,实抱薪救火也。幸未衄血,遂于药中捡出附子,继续服之。

四诊:血小板升至14万/mm3,紫斑消失,再未鼻衄,夜汗已止,便前腹痛亦基本消失,面色红润,眸明活泼,精神大异往昔。嘱令原方续服五剂,以资巩固。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临证实验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临证实验录》书籍目录
  1. 阳虚血热证《临证实验录》
  2. 阳虚眩晕《中医词典》
  3. 阳虚血热证其一《临证实验录》
  4. 阳虚小便不利《症因脉治》
  5. 阳虚血瘀证《临证实验录》
  6. 阳虚小便不利《中医词典》
  7. 阳虚一切病证忌滋阴也《医法圆通》
  8. 阳虚下陷《傅青主男科》
  9. 阳虚阴盛《中医名词词典》
  10. 阳虚吐备忌滋阴也《医法圆通》
  11. 阳虚阴盛《中医词典》
  12. 阳虚头痛《中医词典》
  13. 阳虚阴盛阳盛阴虚论《医经溯洄集》
  14. 阳虚体质养生法《中医饮食营养学》
  15. 阳虚阴症辨《理虚元鉴》
  16. 阳虚水肿《中医名词词典》
  17. 阳虚则外寒《中医名词词典》
  18. 阳虚水泛《中医词典》
  19. 阳虚则外寒《中医词典》
  20. 阳虚失血《金匮翼》
  21. 阳虚证《中医词典》
  22. 阳虚失血《中医词典》
  23. 阳虚证论《医学集成》
  24. 阳虚三夺统于脾《理虚元鉴》
  25. 阳虚症门问答《医理真传》
  26. 阳虚喷嚏案《临证实验录》
  27. 阳虚自汗《中医词典》
  28. 阳虚门《寿世青编》
  29. 阳虚自汗《明医指掌》
  30. 阳虚论治《虚损启微》
  31. 阳虚自汗牡蛎散《汤头歌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