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胃承气汤证

《临证实验录》书籍目录

徐某,王府村老妪。便秘四月,艰涩难下,努挣多时,始遗一二枚,其硬如石,日日如此,常畏便废食。然自度阴寒所致,坐卧热炕,厚衣取暖,不意致病愈重,肛周胀痛,肛热如烙,口苦口渴。舌尖红,苔薄黄,脉沉而细数。

腹诊:腹皮薄弱,左少腹硬痛,结粪一似儿臂。

脉细为血少,脉数示火旺。盖年老津血不足。难以滋润大肠。大肠者,传导之官也,传导失职则大便艰涩难下。

加之厚衣火炕,更灼津液,便益艰难。证情若此,何以为治?若泻热不滋阴,标去仅是暂时,死灰犹能复燃;滋阴而不泻热,火盛灼津,阴液终不能复。宜泻热生津并施,二法不可或缺。如是则热可去,津可复。拟调胃承气汤加昧:

川军10g 芒硝10g 甘草10g 当归30g 元参30g 肉苁蓉30g 一剂

二诊:泻下硬粪甚多,肛周烙痛随失。其后之治,专以养血滋阴,虽为不急之务,然须持之以恒。拟归芍地黄汤

当归15g 白芍15g 生地24g 山药12g 山萸肉12丹皮10g 茯苓10g

连进十余剂,大便始如往昔。

按:先贤余听鸿谓:大便不通,如河道之舟不行。须借风之吹力,水之浮力,通塥阻,破冰冻,方能运行。故有理气行风。增液浮舟,攻积导滞,温阳化结等治法。不可一见便秘,便投硝、黄。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临证实验录》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临证实验录》书籍目录
  1. 调胃承气汤证《临证实验录》
  2. 调胃承气汤证《经方实验录》
  3. 调胃承气汤证四条《伤寒贯珠集》
  4. 调胃承气汤方《伤寒论》
  5. 调胃承气证《医学摘粹》
  6. 调胃承气汤方《医宗金鉴》
  7. 调胃承气证《医学摘粹》
  8. 调胃承气汤方《医宗金鉴》
  9. 调胃承气证《医学摘粹》
  10. 调胃承气汤方《伤寒杂病论》
  11. 调胃承气证九 太阳六十四《伤寒悬解》
  12. 调胃承气汤方《伤寒杂病论》
  13. 调胃承气证十四 少阳十五 入阳明去路《伤寒悬解》
  14. 调胃承气汤方《伤寒杂病论》
  15. 调胃承气证十五 阳明三十四《伤寒悬解》
  16. 调胃承气汤方《伤寒杂病论》
  17. 调胃承气证五 阳明二十四《伤寒悬解》
  18. 调胃承气汤(《温疫论》)《增订叶评伤暑全书》
  19. 调胃散《儒门事亲》
  20. 调胃承气汤《伤寒括要》
  21. 调胃散《仁术便览》
  22. 调胃承气汤《医方论》
  23. 调息《中医词典》
  24. 调胃承气汤《时方妙用》
  25. 调息《陆地仙经》
  26. 调胃承气汤《退思集类方歌注》
  27. 调息《丹台玉案》
  28. 调胃承气汤《伤寒寻源》
  29. 调息《养生导引秘籍》
  30. 调胃承气汤《仁术便览》
  31. 调息《寿世青编》

《临证实验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