芤
浮大而软,按之中空两边实。又曰∶中空外实,状若慈葱。刘氏云∶芤脉何似,绝类慈指下成窟,有边无中。戴氏云∶营行脉中,脉以血为形,芤脉中空,脱血之象也。又曰∶芤形浮大软如葱,按之旁有中央空,火犯阳经血上溢,热侵阴络下流红。《脉经》云∶三部芤脉,长病得之生,卒病得之死。《脉诀》云∶两头有,中间无,是脉断绝矣。又言∶主淋涩,气入小肠,与失血之候相反,误世不小。
【主病】寸主胸中积热,关主肠内生痈,尺主下血赤淋,红痢崩中。

- 芤《痰火点雪》
- 抠咬指甲《经验麻科》
- 芤《三指禅》
- 控制饮食《减肥新法与技巧》
- 芤(阳中阴)《濒湖脉学》
- 控制性降压《外科学总论》
- 芤革《脉确》
- 控制物的种类及其使用《临床生物化学》
- 芤革不同《轩岐救正论》
- 控制人的因素《预防医学》
- 芤革软硬四脉《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 控制铅的接触水平《预防医学》
- 芤脉《中医名词词典》
- 控制并发症《预防医学》
- 芤脉《疡科纲要》
- 控制《传染病》
- 芤脉《脉理求真》
- 控涎丹证《临证实验录》
- 芤脉(阳中阴)《脉诀汇辨》
- 控涎丹证《临证实验录》
- 芤脉(阳中之阴)《诊家正眼》
- 控涎丹证《临证实验录》
- 芤脉求是《三十年临证经验集》
- 控涎丹证《临证实验录》
- 芤脉指法主病《脉诀乳海》
- 控涎丹(一名妙应丸)《冯氏锦囊秘录》
- 芤虚散不同《轩岐救正论》
- 控涎丹《医方论》
- 芤与革对《三指禅》
- 控涎丹《退思集类方歌注》
- 口《经络全书》
《痰火点雪》
- 作者:龚居中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序
- 卷一
- 卷二
- 卷三
- 六味丸方论
- 大造丸方论
- 痰火杂症补遗
- 痰火死症
- 痰火脉
- 五脏六腑用药气味补泻
- 五脏五味补泻
- 脏腑虚实标本用药式
- 有余泻之
- 不足补之
- 本热寒之
- 标热发之
- 火实泻之
- 神虚补之
- 本热寒之
- 标热发之
- 土实泻之
- 土虚补之
- 本湿除之
- 标湿渗之
- 气实泻之
- 气虚补之
- 本热清之
- 本寒温之
- 标寒散之
- 水强泻之
- 水弱补之
- 本热攻之
- 本寒温之
- 标热凉之
- 火强泻之
- 火弱补之
- 精脱固之
- 实火泻之
- 虚火补之
- 本热寒之
- 本热平之
- 标热和之
- 胃实泻之
- 胃虚补之
- 本热寒之
- 标热解之
- 肠实泻之
- 肠虚补之
- 本热寒之
- 本寒温之
- 标热散之
- 实热泻之
- 虚寒补之
- 本热寒之
- 标热散之
- 实热泻之
- 下虚补之
- 本热利之
- 标寒发之
- 引经报使
- 五味宜忌
- 五味偏胜
- 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