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血源乙型肝炎疫苗使用说明书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书籍目录

本品系由无症状HBsAg携带者血浆提取的HBsAg,经纯化、灭活及加佐剂吸附后制成。

接种对象

乙型肝炎易感者(表面抗原阴性,转氨酶正常)。主要用于婴幼儿。

用法

1.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2.免疫程序均按0、1、6个月各注射一针。新生儿接种时,0系指第一针免疫,免疫应于出生后24小时内完成,然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再各注射一针。

3.孕妇不进行乙肝感染指标检测时,所有新生儿均注射30μg、10μg、10μg/支疫苗3针。

4.孕妇进行乙肝感染指标检测时,乙肝表面抗原(特别是e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注射30μg/支疫苗3针。与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联合使用,效果更佳。0时先注射HBIG一针,2~4周后开始注射疫苗。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母亲的新生儿,注射30μg、10μg、10μg/支疫苗3针。

5.其他高成人群,如肾透析,以及其他职业性乙肝密切接触者,注射30μg/支疫苗3针。

6.一般易感者(包括婴幼儿、儿童及成人)注射10μg/支疫苗3针。

禁忌

患有肝炎、发热、急性或慢性严重疾病,或有过敏史者。

注意事项

1.本疫苗在注射前要充分摇匀。

2.如安瓿破裂,疫苗变质有摇不散的块状物不得使用。

装量

本疫苗分为10μg/支及30μg/支两种规格。

保存

保存于2~8℃暗处,严防冻结。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书籍目录
  1. 血源乙型肝炎疫苗使用说明书《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2. 血郁要诀《华佗神方》
  3. 血源乙型肝炎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4. 血郁《中医词典》
  5. 血晕《傅青主女科》
  6. 血余炭解《医学衷中参西录》
  7. 血晕《家传女科经验摘奇》
  8. 血余炭《中药学》
  9. 血晕《医述》
  10. 血余炭《中药炮制》
  11. 血晕《证治准绳·女科》
  12. 血余散《仁术便览》
  13. 血晕《济阴纲目》
  14. 血余胶《本草害利》
  15. 血晕《古今医案按》
  16. 血余怪病《奇方类编》
  17. 血晕《明医指掌》
  18. 血余《药性切用》
  19. 血晕《竹林女科证治》
  20. 血余《侣山堂类辩》
  21. 血晕《女科折衷纂要》
  22. 血余《本草择要纲目》
  23. 血晕《盘珠集胎产症治》
  24. 血余《得配本草》
  25. 血晕《评注产科心法》
  26. 血余《本草从新》
  27. 血晕《女科证治准绳》
  28. 血余《本草求真》
  29. 血晕《是斋百一选方》
  30. 血余《中医词典》
  31. 血晕门(二则)《辨证录》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