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国家标准品的制备和标定规程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书籍目录

1 标准品的种类和定义

国家标准品分三类:

1.1 国家标准品系指用国际标准品标定的,用于衡量某一制品效价或毒性的特定物质,其生物活性以国际单位表示。

1.2 国家参考品系指用国际参考品标定的,用途与国家标准品相似的特定物质,一般不定国际单位。

1.3 国家参考试剂系指用国际参考试剂标定的,用于微生物(或其产物)鉴定或疾病诊断的生物诊断试剂,生物材料或特异性抗血清。

2 制备、标定、供应单位

2.1 国家标准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下称检定所)负责制备(或委托其他单位制备)、检定、初步标定、组织协作标定及供应。

2.2 国际标准品、参考品及参考试剂由检定所向WHO联系索取、保管和使用。

3 新国家标准品的建立

3.1 原料选择

3.1.1 原料应具有高度稳定性和适合检测或试验要求的特异性,不应含有干扰使用目的的杂质。

3.1.2 尽可能使标准品在性质上与供试品相对一致。

3.1.3 必须具有足够数量的原料,以满足多年使用的需要。

3.2 初步标定

选好原料后,根据各种标准品的不同要求,用适宜的保护缓冲液稀释,然后用国际标准品进行初步标化,大体确定其效价单位数。

3.3 标准品的分装,冻干和熔封

3.3.1 将上述初步标定的标准品精确分装,精确度应在±1%以内。

3.3.2 需要干燥保存者分装后立即进行冻干和熔封。

3.3.3 整个分装、冻干和熔封过程,必须密切注意各安瓿间效价和稳定性的一致性。

3.4 正式标定

3.4.1 标准品应进行效价测定,特异活性稳定性试验,无菌试验。冻干标准品还应进行水分测定和真空度检查。

3.4.2 效价协作标定

由检定所负责,以国际同类标准品为依据,组织有关单位参加,对国家标准品的效价进行协作标定,标定结果必须经统计学处理,然后由检定所负责写出建立国家标准品的全面技术总结,提交卫生部生物制品标准化委员会审查。

4 标准品的审定

4.1 卫生部生物制品标准化委员会常委会组织有关委员和专家对检定所提交的新标准品(包括国家标准品、参考品和参考试剂)的建立进行全面的技术审查,最后报卫生部审批。

4.2 已建立的国家标准品在制备新的批号时应报卫生部生物制品标准化委员会及卫生部备案。

5 保存与效期

应依据各标准品的性质具体确定。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书籍目录
  1. 生物制品国家标准品的制备和标定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2. 生物制品分装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3. 生物制品化学规定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4. 生物制品分批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5. 生物制品热原质试验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6. 生物制品的管理《医院药学》
  7. 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种、毒种管理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8. 生物制品储存、运输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9. 生物制品生产用马匹检疫及管理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10. 生物制品包装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11. 生物制品统一名称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12. 生物源性地方病分布特点《预防医学》
  13. 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14. 生物应答调节剂的种类及生物学功能《医学免疫学》
  15.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中药法规》
  16. 生物应答调节剂的概念《医学免疫学》
  17. 生物钟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18. 生物因素《预防医学》
  19. 生物转化《药理学》
  20. 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实验动物科学》
  21. 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临床生物化学》
  22. 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实验动物科学》
  23. 生物转化反应类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4. 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实验动物科学》
  25. 生犀磨汁《小儿药证直诀》
  26. 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实验动物科学》
  27. 生犀散《冯氏锦囊秘录》
  28. 生物医学研究的选择与应用《实验动物科学》
  29. 生犀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0. 生物医学研究的基本途径《实验动物科学》
  31. 生犀散《小儿药证直诀》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