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热原质试验规程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书籍目录

本试验系将一定剂量的供试品静脉注入家兔,在规定期间内观察家兔体温升高情况,以判定供试品中所含热原质的限度是否符合规定的一种方法。

1 供试验用家兔

1.1 应健康无伤,雌者无孕体重,1.7~2.5kg。

1.2 测温前至少3日应用同一饲料喂养。在此期间内,体重应不减轻,精神、食欲、排泄等不得有异常。

1.3 未曾用于热原质试验的家兔,应在试验前1~3日内预检体温挑选一次,挑选条件与检查供试品时相同,但不注射药液。测温探头插入肛内深度约6cm,保留2分钟或更长时间,间隔1小时测温1次,连测4小时。4小时内各兔体温均在38.0~39.8℃,且最高最低温差不超过0.5℃者,方可供试验用。

1.4 凡热原质试验用过的家兔,若供试品判为符合规定,家兔休息48小时后可重复使用。对血液制品、抗毒素和其他同一过敏原的供试品在5天内可重复使用。

2 试验前准备

2.1 试验用的注射器、针头及一切与供试液接触的器皿,洗净后应经250℃至少30分钟或180℃至少2小时干烤灭热原质。

2.2 测温探头的精确度应为±0.1℃。每只家兔注射前、后应使用同一支测温探头。

2.3 热原质检查前1~2日,供试验用家兔尽可能处于同一温度环境中。实验室温度保持在15~25℃。试验的全过程中室温变化不得大于3℃,并应保持安静,避免强光照射和噪音干扰。空气中氨含量应低于20ppm。

3 试验

3.1 每批供试品初试用3只,复试用5只家兔。

3.2 试验前家兔应禁食2小时以上再开始测量正常体温,共测两次,间隔30~60分钟,两次温差大得大于0.2℃,以此两次体温的平均值为该兔的正常体温,同组兔间正常体温之差不得大于1.0℃。用测温探头测量时,家兔固定30~60分钟后开始检温。

3.3 测家兔正常体温后15分钟内,按规定剂量自耳边静脉缓缓注入预热至38℃的供试品,每隔30分钟测量体温1次,连测6次。

3.4 若第6次较第5次升温超过0.2℃并超过正常体温时,应连续测量,直至与前一次相比升温不超过0.2℃。若降温>0.4℃,并低于正常体温时,应继续测量至降温≥0.6℃为止。

4 结果判断

每只兔的正常体温与注射供试品后最高升温之差,为该兔的应答。出现负值的规定如下:降温值≤0.4℃为兔温正常波动范围,以“0”计。降温值≥0.60℃需重试。降温值>0.40至<0.60℃时,若供试组家兔中仅一只降温在此范围内,以“0”计,若供试组家兔中有2只或2只以上降温在此范围内,应重试。

4.1 肌内注射制品判定标准

4.1.1 初试结果判定

4.1.1.1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者,判为合格:

3兔升温均低于0.80℃,并且3兔升温总和不超过1.80℃;3兔中1只升温达0.80℃,其他升温均低于0.80℃,并且3兔升温总和不超过1.80℃。

4.1.1.2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复试一次:

3兔中1只升温超过0.80℃;3兔升温总和超过1.80℃。

4.1.1.3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判为不合格:

3兔中有2只升温0.80℃或0.8℃以上;3兔升温总和超过2.40℃。

4.1.2 复试结果判定

4.1.2.1 符合下列情况者,判为合格:

初、复试8兔中,有2只或2只以下升温0.80℃或0.80℃以上,并且升温总和不超过4.00℃。

4.1.2.2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判为不合格:

初、复试8兔中,有2只以上升温0.80℃或0.80℃以上,并且升温总和超过4.00℃。

4.2 静脉注射制品判定标准

4.2.1 初试结果判定

4.2.1.1 符合下列情况者,判为合格:

3兔升温均低于0.60℃,并且3兔升温总和不超过1.40℃。

4.2.1.2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复试一次:

3兔中1只体温升高0.60℃或0.60℃以上;3兔升温总和超过1.40℃。

4.2.1.3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判为不合格:

3兔中2只体温升高0.60℃或0.60℃以上;3兔升温总和为1.80℃或超过1.80℃。

4.2.2 复试结果判定

4.2.2.1 符合下列情况者,判为合格:

初、复试8兔中,2只或2只以下升温0.60℃或0.60℃以上,并且升温总和不超过3.50℃。

4.2.2.2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判为不合格:

初、复试8兔中,2只以上升温0.60℃或0.60℃以上;初、复试8兔升温总和超过3.50℃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中国生物制品规程》书籍目录
  1. 生物制品热原质试验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2. 生物制品化学规定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3. 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种、毒种管理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4. 生物制品国家标准品的制备和标定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5. 生物制品生产用马匹检疫及管理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6. 生物制品分装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7. 生物制品统一名称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8. 生物制品分批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9. 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10. 生物制品的管理《医院药学》
  11.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中药法规》
  12. 生物制品储存、运输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13. 生物钟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14. 生物制品包装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15. 生物转化《药理学》
  16. 生物源性地方病分布特点《预防医学》
  17. 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临床生物化学》
  18. 生物应答调节剂的种类及生物学功能《医学免疫学》
  19. 生物转化反应类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20. 生物应答调节剂的概念《医学免疫学》
  21. 生犀磨汁《小儿药证直诀》
  22. 生物因素《预防医学》
  23. 生犀散《冯氏锦囊秘录》
  24. 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实验动物科学》
  25. 生犀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26. 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实验动物科学》
  27. 生犀散《小儿药证直诀》
  28. 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实验动物科学》
  29. 生犀散《小儿药证直诀》
  30. 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实验动物科学》
  31. 生犀散《普济本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