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品生产用马匹检疫及管理规程
本规格适用于生物制品生产用马、骡的检疫与饲养管理。
马匹的饲养管理中免疫区及检疫区应严格划分,其设备、用具应固定专用,禁止外来人员与牲畜进入该区。马匹的检疫、饲养管理、治疗及剖检等工作的一切技术事宜由兽医负责。
1 选购与运输
1.1 马匹的选购
1.1.1 马匹应体质健康、营养程度中等以上,年龄以4-15岁为宜。不得采购青毛、全白等淡色的马匹用于生产治疗、预防制品。
1.1.2 不得在疫病流行的地区采购马匹。
1.1.3 在采购当地应对马匹进行鼻疽菌素点眼试验。条件允许时可进行马传染性贫血、布氏标菌病及马副伤寒性流产等检查。
1.2 选好的马匹应予隔离,可进行破伤风预防接种。
1.3 运输马匹应有专人护送,注意安全。车运时应先检查、消毒车厢。
2 检疫
2.1 新马的检疫
2.1.1 新马直接进入检疫区应进行编号、烙印、检疫调教及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
2.1.2 检疫期为90天。在检疫期间,除作系统临床观察外,并进行下列各项检查,方法及判定标准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颁布的有关检疫规定执行。
2.1.2.1 鼻疽
鼻疽菌素点眼试验。必要时可作其他变态反应试验或补体结合试验。
2.1.2.2 马传染性贫血
补体结合试验或琼脂扩散试验。亦可采取荧光抗体试验。
2.1.2.3 布氏杆菌病
试管凝集试验。
2.1.2.4 马副伤寒性流产
试管凝集试验。
2.1.2.5 必要时做其他传染病检查及一般常规检查。
2.2 免疫马匹每年检查鼻疽1-2次,马传染性贫血至少2次(蚊蝇活动季节前后各1次)。必要时也应做其他传染病及恶性肿瘤检查。
2.3 检疫结果为可疑或阳性的马匹,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处理,不得用于生产。
3 管理
3.1 免疫马匹应得到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饲料,每马日料量含可消化蛋白不得低于720g(约需精料4kg)。马匹应适当的活动。马厩、运动场、饲槽、水槽及马匹体表应保持清洁卫生。马厩、运动场等定期消毒。定期称体重及削蹄。工作人员要爱护马匹,注意马匹的健康状况。
3.2 马匹患非传染性疾病时,须经兽医检查同意后方可进行采血或免疫。
3.3 马匹饲养管理区应注意安全生产。饲草贮存场地禁止烟火。注意防止草料霉烂。
3.4 发现马匹有传染病时,依下列原则处理,并制定详尽的防治措施。
3.4.1 早期检出病马、阳性马并立即处理;对可疑马进行隔离观察;阴性马进行有效的预防。
3.4.2 改善马群营养,加强管理。
3.4.3 凡属烈性传染病,阳性马尸体应予焚烧或深埋,其粪便和环境严格进行消毒,搜索疫源,杜绝传染。并应立即上报及与当地兽医机关联系,按农业部颁布的有关规定处理。
3.5 凡属下列情况的免疫马匹可予全采血:
3.5.1 免疫反应严重、体质衰弱不能持续免疫者;
3.5.2 非传染性疾病救治无效者;
3.5.3 肝脏破裂者;
3.5.4 其他特殊情况者。
3.6 剖检
3.6.1 全采血马匹或病死马匹(不包括传染病),均须于专设解剖室内经兽医剖检后处理,必要时作病理检查。
3.6.2 凡经剖检证实有传染病、恶性肿瘤等马匹的血液或血浆应予废弃。
3.6.3 马匹尸体的处理按国家颁发的《肉品卫生检验试行规程》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 生物制品生产用马匹检疫及管理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种、毒种管理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生物制品统一名称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生物制品热原质试验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生物制品化学规定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生物制品注册分类及申报资料要求《中药法规》
- 生物制品国家标准品的制备和标定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生物钟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生物制品分装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生物转化《药理学》
- 生物制品分批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临床生物化学》
- 生物制品的管理《医院药学》
- 生物转化反应类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生物制品储存、运输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生犀磨汁《小儿药证直诀》
- 生物制品包装规程《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生犀散《冯氏锦囊秘录》
- 生物源性地方病分布特点《预防医学》
- 生犀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生物应答调节剂的种类及生物学功能《医学免疫学》
- 生犀散《小儿药证直诀》
- 生物应答调节剂的概念《医学免疫学》
- 生犀散《小儿药证直诀》
- 生物因素《预防医学》
- 生犀散《普济本事方》
- 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实验动物科学》
- 生犀丸《博济方》
- 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实验动物科学》
- 生下胎疾《医学纲目》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生物制品统一名称规程
- 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种、毒种管理规程
- 生物制品国家标准品的制备和标定规程
- 生物制品分批规程
- 生物制品分装规程
- 吸附百日咳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制造及检定规程
- 吸附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混合制剂制造及检定规程
- 钩端螺旋体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皮内注射用卡介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皮上划痕用鼠疫活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皮上划痕人用布氏菌病活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治疗用布氏菌病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短棒状杆菌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流行性乙型脑炎活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森林脑炎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人用浓缩狂犬病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麻疹活疫苗制造及检定规格
- 冻干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口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血源乙型肝炎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黄热活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
- 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
- 成人用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
- 吸附精制白喉、破伤风二联类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
- 精制抗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
- 附录1 抗毒素生产用马匹免疫方法
- 附录2 白喉抗毒素效价测定法(家兔皮肤试验法)
- 附录3 破伤风抗毒素效价测定法(小白鼠试验法)
- 附录4 气性坏疽抗毒素效价测定法(小白鼠试验法)
- 附录5 肉毒抗毒素效价测定法(小白鼠试验法)
- 附录6 类A血型物质测定法(血凝抑制法)
- 精制白喉抗毒素使用说明书
- 精制破伤风抗毒素使用说明书
- 多价精制气性坏疽抗毒素使用说明书
- 精制肉毒抗毒素使用说明书
- 精制抗蛇毒血清制造及检定规程
- 精制抗炭疽血清制造及检定规程
- 精制抗狂犬病血清制造及检定规程
- 原料血浆采集(单采知浆术)规程
- 人胎盘血白蛋白制造及检定规程
- 人血白蛋白(低温乙醇法)制造及检定规程
- 人血丙种球蛋白制造及检定规程
-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制造及检定规程
-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制造及检定规程
-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组织胺丙种球蛋白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人凝血因子Ⅷ浓制剂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人纤维蛋白原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基因工程α1b干扰素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基因工程α2a干扰素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精制人白细胞干扰素制造及检定规程
- 旧结核菌素制造及检定规程
-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TB-PPD)制造及检定规程
- 卡介菌纯蛋白衍化物(BCG-PPD)制造及检定规程
- 布氏菌素制造及检定规程
- 锡克试验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
- 生物制品包装规程
- 生物制品储存、运输规程
- 生物制品生产用马匹检疫及管理规程
- 实验动物和动物试验管理规程
- 人二倍体细胞建株、检定及制备疫苗规程
- 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
- 生物制品热原质试验规程
- 生物制品化学规定规程
- PH值测定(电位法)
- 固体总量测定
- 半微量定氮法
-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硫酸铵含量测定
- 氯化钠含量测定
- 钠离子含量测定(火焰亮度法)
- 钾离子含量测定(火焰亮度法)
- 枸橼酸离子含量测定
- 亚硫酸氢钠含量测定
- 氢氧化铝(或磷酸铝)含量测定
- 游离甲醛测定
- 苯酚含量测定
- 硫柳汞及硝酸汞苯含量测定
- 氯仿含量测定
- 费休(K.Fischer)氏水分测定法
- 人白蛋白吸收度测定
- 人白蛋白残留铝离子会计师测定(铝试剂法)
- 人白蛋白(或丙种球蛋白)纯度测定
- 残留聚乙二醇(PEG)含量测定
- 人血白蛋白多聚体含量及人血丙种球蛋白中lgG各组份测定(高压液相凝胶柱色谱法)
- 人血白蛋白中辛酸钠含量测定(气相色谱法)
- F(ab)2含量测定
- 荚膜多糖抗原分子大小测定(琼聚糖4B柱层析法)
- O-乙酰基含量测定
- 磷含量测定
- 核糖含量测定
- 伤寒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伤寒、副伤寒甲二联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