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 WHO推荐的白喉类毒素效价测定方法
可选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种进行。
(一)Vero细胞测定抗体法
1 免疫与采血
用生理盐水将吸附白喉类毒素标准品和待检样品以2倍稀释法稀释成3~5个适当稀释度,每一稀释度样品免疫体重10~14g小白鼠8只,皮下注射0.5ml,免疫5周后,每个小白鼠采血,分离血清,56℃30分钟灭活,放-20℃保存。
2 毒素试验量测定
Vero细胞测定白喉抗体试验时毒素试验量采用Lcd/10000。
在96孔培养板中用RPMI1640(或199)培养液将毒素做2倍系列稀释,每孔50μl,然后向各孔中加入50μl标准白喉抗毒素(0.0001IU),用胶带密封,在室温放置1小时后,加入50μlVero细胞悬液(见3项)密封,放37℃CO2孵箱培养6~7天后,观察结果,使细胞死亡的最大毒素稀释度孔(红色)就是Lcd/10000。
Lcd/10000的毒素量约相当于1×10-4Lf的毒素适用于本试验。
3 Vero细胞
RPMI1640(或199)培养液(加青霉素100IU/ml,链霉素100μg/ml,胎牛血清10%)。Vero细胞培养于150cm2培养瓶中,待细胞长成占瓶底80%~100%单层时,弃去上层培养液,加10ml0.25%胰酶,放37℃数分钟,弃去胰酶,加入10ml培养液,打匀细胞进行计数(1瓶150cm2培养瓶大约可得10~40×106细胞)。用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至2.5×105细胞/ml。
4 阳性对照小白鼠血清
用吸附白喉类毒素免疫1批小白鼠,免疫5周后采血,分离血清,分装小管,冷冻干燥,保存于-20℃。
5 抗体滴定
按下图将培养板编号:
A1 A2 A3 A4 A5 A6 A7 A8 A9 A10 A11 A12
B1
C1
D1
E1
F1
G1
H1
(1)向每孔加入50μl培养液,但A11、A12和H11、H12孔不加,而G11、G12加100μl培养液。
(2)取8份待检血清,分别加入A1至H1孔各50μl,横向进行2倍系列稀释,直至A10和H10孔。
(3)将标准白喉抗毒素稀释至0.008IU/ml,加入A11、A12、B11和B12孔各50μl,从B11和B12孔开始竖向做2倍稀释至D11和D12孔。
(4)H11和H12孔加入阳性小白鼠对照血清50μl。
(5)除G11和G12孔外,向其余各孔中加入毒素(Ldc/10000)50μl,轻轻转动培养板,混匀,在培养板上贴上胶带将板孔封闭,放室温1小时。
(6)收集Vero细胞,进行计数,并稀释成2.5×细胞/ml的Vero细胞悬液。
(7)室温放置1小时之培养板,去胶带,立即加入50μlVero细胞悬液,再用胶带封闭培养板,放37℃CO2孵箱培养6天。在24小时及48小时检查胶带封闭情况,如出现封闭不严应更换。
(8)培养6天后取出培养板,根据培养液颜色变化记录结果,黄色为(+),红色为(-),羲色不明显者则可用显微镜观察,如单层细胞完整无损则为(+),否则记录(-)。最终结果以打分表示,即变成黄色的最高稀释度孔的2的指数,例如:变黄的最后一孔是1/256即28,则结果记为8。
6 试验要求
E11、E12、F11和F12孔代表毒素量和Vero细胞敏感度都出现(-),如果出现(+),则毒素量和细胞敏感度都很低,应重试。
细胞孔G11、G12和阳性对照孔H11、H12必须是(+),如出现(-),应重视。
Lcd/10000毒素量的准确性,根据以上计划下列各孔中所加标准抗毒素为:
孔A11和A120.0004IU
B11和B120.0002IU
C11和C120.0001IU
D11和D120.00005IU
如毒素用量准确(Lcd/10000),则A11、A12和B11、B12孔应为(+),而C11、C12和D11、D12应为(-),否则应重试。
7 结果计算
用平行线分析法进行结果计算
8 结果判定
待检样品的效价每剂量应不少30IU。如95%可信限大于50%~200%,则95%可信限的低限效价应大于30IU/1个人用剂量。
(二)豚鼠毒素攻击法
1 免疫及攻击
用生理盐水将吸附白喉类毒素标准品和待检样品稀释成等比间隔的3~5个稀释度(中间的稀释度必须在攻毒后能保护约半数动物),每一稀释度样品免疫体重250~300g之豚鼠至少10只,另外5只豚鼠不注射作为对照。免疫后4周,每只免疫豚鼠攻击白喉毒素100LD50,皮下注射1.0ml。对照组健康动物注射100倍稀释之上述毒素,每只皮下注射1.0ml。攻击毒素后观察5日,每日记录结果。
2 试验成立应具备的条件
(1)检品的最低稀释度能保护半数以上动物。
(2)检品的最高稀释度保护半数以下动物。
(3)对照组动物应部分死亡而不全部死亡。
(4)检品和标准品的剂量反应曲线在平行性及直线性上没有太大的偏差。
3 结果计算及结果判定
见Vero细胞法7和8项。

- WHO推荐的白喉类毒素效价测定方法《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Whipple病《病理学》
- WHO推荐的破伤风类毒素效价测定方法(毒素攻击法)《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West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X《伤寒悬解》
- Werdnig–Hoffmann氏综合征《神经精神疾病诊断学》
- X《金匮悬解》
- W《传染病》
- X《伤寒说意》
- W《医学遗传学基础》
- X《四圣心源》
- W《医学统计学》
- X《生理学》
- W《生理学》
- X《医学遗传学基础》
- W《四圣心源》
- x[SB]2[/SB]检验《预防医学》
- W《金匮悬解》
- X2检验《医学统计学》
- VLDL受体《临床生物化学》
- X2检验的注意事项《医学统计学》
- V《传染病》
- XX(é噎)《中医词典》
- V《医学遗传学基础》
- XX(nì匿)《中医词典》
- V《医学统计学》
- xx(xīn欣)疡《中医词典》
- u检验和t检验《预防医学》
- XX鼻《中医词典》
- u检验 用于σ已知或σ未知但n足够大[用样本标准差s作为σ的估计值,代入式(19.6)]时。《预防医学》
- XX齿《中医词典》
《中国生物制品规程》
- 生物制品统一名称规程
- 生物制品生产、检定用菌种、毒种管理规程
- 生物制品国家标准品的制备和标定规程
- 生物制品分批规程
- 生物制品分装规程
- 吸附百日咳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制造及检定规程
- 吸附百日咳菌苗、白喉类毒素混合制剂制造及检定规程
- 钩端螺旋体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皮内注射用卡介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皮上划痕用鼠疫活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皮上划痕人用炭疽活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皮上划痕人用布氏菌病活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治疗用布氏菌病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短棒状杆菌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流行性乙型脑炎灭活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流行性乙型脑炎活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森林脑炎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人用浓缩狂犬病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麻疹活疫苗制造及检定规格
- 冻干流行性腮腺炎活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口服脊髓灰质炎活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血源乙型肝炎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黄热活疫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
- 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
- 成人用吸附精制白喉类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
- 吸附精制白喉、破伤风二联类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
- 精制抗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
- 附录1 抗毒素生产用马匹免疫方法
- 附录2 白喉抗毒素效价测定法(家兔皮肤试验法)
- 附录3 破伤风抗毒素效价测定法(小白鼠试验法)
- 附录4 气性坏疽抗毒素效价测定法(小白鼠试验法)
- 附录5 肉毒抗毒素效价测定法(小白鼠试验法)
- 附录6 类A血型物质测定法(血凝抑制法)
- 精制白喉抗毒素使用说明书
- 精制破伤风抗毒素使用说明书
- 多价精制气性坏疽抗毒素使用说明书
- 精制肉毒抗毒素使用说明书
- 精制抗蛇毒血清制造及检定规程
- 精制抗炭疽血清制造及检定规程
- 精制抗狂犬病血清制造及检定规程
- 原料血浆采集(单采知浆术)规程
- 人胎盘血白蛋白制造及检定规程
- 人血白蛋白(低温乙醇法)制造及检定规程
- 人血丙种球蛋白制造及检定规程
- 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制造及检定规程
- 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制造及检定规程
- 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组织胺丙种球蛋白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人凝血因子Ⅷ浓制剂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人凝血酶原复合物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人纤维蛋白原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基因工程α1b干扰素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基因工程α2a干扰素制造及检定规程
- 冻干精制人白细胞干扰素制造及检定规程
- 旧结核菌素制造及检定规程
-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TB-PPD)制造及检定规程
- 卡介菌纯蛋白衍化物(BCG-PPD)制造及检定规程
- 布氏菌素制造及检定规程
- 锡克试验毒素制造及检定规程
- 生物制品包装规程
- 生物制品储存、运输规程
- 生物制品生产用马匹检疫及管理规程
- 实验动物和动物试验管理规程
- 人二倍体细胞建株、检定及制备疫苗规程
- 生物制品无菌试验规程
- 生物制品热原质试验规程
- 生物制品化学规定规程
- PH值测定(电位法)
- 固体总量测定
- 半微量定氮法
-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硫酸铵含量测定
- 氯化钠含量测定
- 钠离子含量测定(火焰亮度法)
- 钾离子含量测定(火焰亮度法)
- 枸橼酸离子含量测定
- 亚硫酸氢钠含量测定
- 氢氧化铝(或磷酸铝)含量测定
- 游离甲醛测定
- 苯酚含量测定
- 硫柳汞及硝酸汞苯含量测定
- 氯仿含量测定
- 费休(K.Fischer)氏水分测定法
- 人白蛋白吸收度测定
- 人白蛋白残留铝离子会计师测定(铝试剂法)
- 人白蛋白(或丙种球蛋白)纯度测定
- 残留聚乙二醇(PEG)含量测定
- 人血白蛋白多聚体含量及人血丙种球蛋白中lgG各组份测定(高压液相凝胶柱色谱法)
- 人血白蛋白中辛酸钠含量测定(气相色谱法)
- F(ab)2含量测定
- 荚膜多糖抗原分子大小测定(琼聚糖4B柱层析法)
- O-乙酰基含量测定
- 磷含量测定
- 核糖含量测定
- 伤寒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伤寒、副伤寒甲二联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
- 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