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人的生理特点
人到了40岁以后,机体形态和机能逐渐出现衰老现象,通常认为45~65岁为初老期,65岁以上为老年期。老年人,在身体形态和机能方面均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主要表现在:①机体组成成分中代谢不活跃的部分比重增加,比如65岁与20岁相比,体脂多出部分可达体重的10~20%;而细胞内水分却随年龄增长呈减少趋势,造成细胞内液量减少,并导致细胞数量减少,出现脏器萎缩。②器官机能减退,尤其是消化吸收、代谢功能、排泄功能及循环功能减退,如不适当加以调整,将会进一步促进衰老过程的发展。
(一)老年人消化功能的改变
1.老年人因牙周病、龋齿、牙齿的萎缩性变化,而出现牙齿脱落或明显的磨损,以致影响对食物的咀嚼和消化。
2.舌乳头上的味蕾数目减少,使味觉和嗅觉降低,以致影响食欲。每个舌乳头含味蕾平均数,儿童为248个,75岁以上老人减少至30~40个,其中大部分人并出现味觉、嗅觉异常。
3.粘膜萎缩、运动功能减退。年逾60岁者,其中50%可发生胃粘膜萎缩性变化,胃粘膜变薄、肌纤维萎缩,胃排空时间延长,消化道运动能力降低,尤其是肠蠕动减弱易导致消化不良及便秘。
4.消化腺体萎缩,消化液分泌量减少,消化能力下降。口腔腺体萎缩使唾液分泌减少,唾液稀薄、淀粉酶含量降低;胃液量和胃酸度下降,胃蛋白酶不足,不仅影响食物消化,也是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原因之一;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分泌减少、活性下降,对食物消化能力明显减退。
5.胰岛素分泌减少,对葡萄糖的耐量减退。肝细胞数目减少、纤维组织增多,故解毒能力和合成蛋白的能力下降,致使血浆白蛋白减少,而球蛋白相对增加,进而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导致组织液的生成及回流障碍,易出现浮肿。
(二)神经组织功能的改变
1.神经细胞数量逐渐减少,脑重减轻。据估计脑细胞数自30岁以后呈减少趋势,60岁以上减少尤其显著,到75岁以上时可降至年青时的60%左右。
2.脑血管硬化,脑血流阻力加大,氧及营养素的利用率下降,致使脑功能逐渐衰退并出现某些神经系统症状,如记忆力减退,健忘,失眠,甚至产生情绪变化及某些精神症状。
(三)心血管功能的改变
1.心脏生理性老化主要表现在心肌萎缩,发生纤维样变化,使心肌硬化及心内膜硬化,导致心脏泵效率下降,使每分钟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脏冠状动脉的生理性和病理性硬化,使心肌本身血流减少,耗氧量下降,对心功能产生进一步影响,甚至出现心绞痛等心肌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
2.血管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一系列变化。50岁以后血管壁生理性硬化渐趋明显,管壁弹性减退,而且许多老年人伴有血管壁脂质沉积,使血管壁弹性更趋下降、脆性增加。结果使老年人血管对血压的调节作用下降,血管外周阻力增大,使老年人血压常常升高;脏器组织中毛细血管的有效数量减少及阻力增大,使组织血流量减少,易发生组织器官的营养障碍;血管脆性增加,血流速度减慢,使老年人发生心血管意外的机会明显增加,如脑溢血、脑血栓等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年青人。
(四)呼吸功能的改变
1.老年人由于呼吸肌及胸廓骨骼、韧带萎缩,肺泡弹性下降,气管及支气管弹性下降,常易发生肺泡经常性扩大而出现肺气肿,使肺活量及肺通气量明显下降,肺泡数量减少,有效气体交换面积减少,静脉血在肺部氧气更新和二氧化碳排出效率下降。
2.血流速度减慢,毛细血管数量减少,组织细胞功能减退及膜通透性的改变,使细胞呼吸作用下降,对氧的利用率下降。
(五)其它方面的改变
1.皮肤及毛发的变化。因皮下血管发生营养不良性改变,毛发髓质和角质退化可发生毛发变细及脱发;黑色素合成障碍可出现毛发及胡须变白;皮肤弹性减退,皮下脂肪量减少,细胞内水分减少,可导致皮肤松弛并出现皱纹。
2.骨骼的变化。随着年龄增加,骨骼中无机盐含量增加,而钙含量减少;骨骼的弹性和韧性减低,脆性增加。故老年人易出现骨质疏松症,极易发生骨折。
3.泌尿系统的变化。肾脏萎缩变小,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及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导致肾功能减退。加上膀胱逼尿肌萎缩,括约肌松弛,老年人常有多尿现象。
4.生殖系统的变化。性激素的分泌自40岁以后逐渐降低,性功能减退。老年男性前列腺多有增生性改变,因前列腺肥大可致排尿发生困难。女性45~55岁可出现绝经,卵巢停止排卵。
5.内分泌机能下降,机体代谢活动减弱,生物转化过程减慢,解毒能力下降。机体免疫功能减退,易患感染性疾病。
6.五官变化:晶状体弹力下降,睫状肌调节能力减退,多出现老花眼,近距离视物模糊。同时听力下降,嗅觉、味觉功能减退。
7.代谢上往往分解代谢大于合成代谢,若不注意营养及合理安排膳食,易发生代谢负平衡。
8.性格及精神改变:老年人行动举止逐渐缓慢,反应迟缓,适应能力较差,言语重复,性情改变,或烦躁而易怒,或孤僻而寡言。如遇丧偶或家庭不和,更会对情绪产生不良影响。故对老年人应给予周到的生活照顾和精神安慰,使之安度晚年,健康长寿。

- 老年人的生理特点《老年食养食疗》
- 老年人的神经系统老化与心理、行为变化《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老年人的食养原则《老年食养食疗》
- 老年人的膳食要求《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医学心理学》
- 老年人的膳食《预防医学》
- 老年人的依从性问题《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老年人的合理用药《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老年人的饮料《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老年人的合理营养《老年食养食疗》
- 老年人的营养和膳食《食物疗法》
- 老年人常见的骨折及正骨疗法《常见中老年疾病防治》
- 老年人的营养素需要量《老年食养食疗》
- 老年怯症难治说《理虚元鉴》
- 老年人耳聋与少年人异治法论《叶选医衡》
- 老年期阳痿《自我调养巧治病》
- 老年人喝咖啡应注意什么《老年食养食疗》
- 老年期糖尿病《自我调养巧治病》
-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老年期糖尿病《老年百病防治》
- 老年人能否吃蛋黄《老年食养食疗》
- 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老年学》
- 老年人四季食补《老年食养食疗》
- 老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自我调养巧治病》
- 老年人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特点《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老年期妇女保健《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老年人药物动力学的特点《医院药学》
- 老年贫血《老年学》
- 老年人宜补钙《老年食养食疗》
- 老年贫血《自我调养巧治病》
- 老年人宜食粥《老年食养食疗》
《老年食养食疗》
- 顾奎勤,高永瑞(编着)
- 前言
- 概述
- 老年人四季食补
- 一、春季的饮食构成
- 二、春季怎样进补
- 三、春季疾病的饮食防治
- 四、夏季的饮食构成
- 五、夏季怎样进补
- 六、夏季的饮食保健
- 七、秋季的饮食构成
- 八、秋季怎样进补
- 九、秋季疾病的饮食防治
- 十、冬季的饮食构成
- 十一、冬季怎样进补
- 十二、冬季疾病的饮食防治
- 老年人的补益食品
- 一、健脑食品
- 二、益寿食品
- 三、减肥食品
- 四、壮阳食品
- 五、防癌食品
- 老年人的饮食宜忌
- 一、适当节食有益长寿
- 二、适宜于老年人的功能食品
- 三、适宜于老人体重不足的饮食
- 四、适宜于改善男子性功能的食物
- 五、老年人能否吃蛋黄
- 六、少盐益寿
- 七、清晨饮水有益
- 八、常吃水果可防衰老
- 九、老年人宜补钙
- 十、老年人宜食粥
- 十一、呷醋健身又防病
- 十二、吃素好处多
- 十三、老年人与食物纤维
- 十四、饮酒不宜过量
- 十五、不宜偏食植物油
- 十六、老年人喝咖啡应注意什么
- 十七、怎样食补有益
- 老年人常见病的饮食调养
- 一、高血压病的饮食调养
- 二、冠心病的饮食调养
- 三、高脂血症的饮食调养
- 四、脑血管意外的饮食调养
- 五、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饮食调养
- 六、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饮食调养
- 七、慢性胃炎的饮食调养
- 八、便秘的饮食调养
- 九、病毒性肝炎的饮食调养
- 十、肝硬变的饮食调养
- 十一、脂肪肝的饮食调养
- 十二、胆囊炎和胆石症的饮食调养
- 十三、缺铁性贫血的饮食调养
- 十四、过敏性紫癜的饮食调养
- 十五、肾盂肾炎的饮食调养
- 十六、肾小球肾炎的饮食调养
- 十七、糖尿病的饮食调养
- 十八、痛风病的饮食调养
- 十九、肥胖症的饮食调养
- 二十、瘫痪病人的饮食调养
- 老年人常见病的中医食疗
- 一、高血压病的中医食疗
- 二、脑血管病的中医食疗
- 三、冠心病的中医食疗
- 四、高脂血症的中医食疗
- 五、支气管哮喘的中医食疗
- 六、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食疗
- 七、胃痛的中医食疗
- 八、急性胃肠炎的中医食疗
- 九、痢疾的中医食疗
- 十、肝炎的中医食疗
- 十一、肝硬变的中医食疗
- 十二、急性肾炎的中医食疗
- 十三、慢性肾炎的中医食疗
- 十四、泌尿系感染的中医食疗
- 十五、夜尿过频的中医食疗
- 十六、前列腺炎的中医食疗
- 十七、血尿的中医食疗
- 十八、早泄的中医食疗
- 十九、遗精的中医食疗
- 二十、糖尿病的中医食疗
- 二十一、感冒的中医食疗
- 二十二、失眠的中医食疗
- 二十三、便秘的中医食疗
- 二十四、暑病的中医食疗
- 二十五、痔疮的中医食疗
- 二十六、疝气的中医食疗
- 二十七、痴呆症的中医食疗
- 二十八、盗汗的中医食疗
- 二十九、神经性皮炎的中医食疗
- 三十、脱发的中医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