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葡萄
葡萄,又称草龙珠,山葫芦,古称蒲陶,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据分析,每百克含水分87.9克,蛋白质0.4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8.2克,粗纤维2.6克,钙4.0毫克,磷7.0毫克,铁0.8毫克,并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P、维生素pp等,此外,还含有人体所需的十多种氨基酸及多量果酸。因此,常食葡萄,对神经衰弱和过度疲劳均有补益作用。而葡萄酒又为一种低度饮料,含有十几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B12和维生素P,更具有味甘、性温、色美、善“醉”、易醒、滋补、养人等特点,经常少量饮用,有舒筋活血、开胃健脾、助消化、提神等功效。
我国历代药典对葡萄的利尿、清血等作用和对胃弱、痛风等病的功效均有论述。如《神农本草经》载:葡萄味甘平,主筋骨湿痹,益气,增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用葡萄汁50毫升,以文火煎浓缩至稠粘如膏时,加蜂蜜1倍,至沸停火,冷却后装瓶备用。每次1汤匙,沸水冲化代茶饮。可治疗热病烦渴。如患有脑贫血、头晕心悸者,可适量饮服葡萄酒,每日2~3次。

- 葡萄《老年食养食疗》
- 葡萄《千金翼方》
- 葡萄《饮膳正要》
- 葡萄《本草纲目》
- 葡萄《新修本草》
- 葡萄《神农本草经》
- 葡萄《神农本草经百种录》
- 葡聚糖凝胶G-50柱层析法《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葡萄《本草衍义》
- 菩萨石《证类本草》
- 葡萄《本草蒙筌》
- 菩萨石《本草衍义》
- 葡萄《本草易读》
- 菩萨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葡萄《饮食须知》
- 菩萨草《证类本草》
- 葡萄《冯氏锦囊秘录》
- 仆子孙守中麻后咳嗽无痰唇浓声哑《孙文垣医案》
- 葡萄《医学入门》
- 仆子得贵春温头痛《孙文垣医案》
- 葡萄《证类本草》
- 仆击《中医词典》
- 葡萄《本草求真》
- 仆参(一名安邪)《针灸大成》
- 葡萄《得配本草》
- 仆参《针灸学》
- 葡萄《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仆参《中医词典》
- 葡萄《名医别录》
- 铺蓐《中医词典》
- 葡萄《滇南本草》
《老年食养食疗》
- 顾奎勤,高永瑞(编着)
- 前言
- 概述
- 老年人四季食补
- 一、春季的饮食构成
- 二、春季怎样进补
- 三、春季疾病的饮食防治
- 四、夏季的饮食构成
- 五、夏季怎样进补
- 六、夏季的饮食保健
- 七、秋季的饮食构成
- 八、秋季怎样进补
- 九、秋季疾病的饮食防治
- 十、冬季的饮食构成
- 十一、冬季怎样进补
- 十二、冬季疾病的饮食防治
- 老年人的补益食品
- 一、健脑食品
- 二、益寿食品
- 三、减肥食品
- 四、壮阳食品
- 五、防癌食品
- 老年人的饮食宜忌
- 一、适当节食有益长寿
- 二、适宜于老年人的功能食品
- 三、适宜于老人体重不足的饮食
- 四、适宜于改善男子性功能的食物
- 五、老年人能否吃蛋黄
- 六、少盐益寿
- 七、清晨饮水有益
- 八、常吃水果可防衰老
- 九、老年人宜补钙
- 十、老年人宜食粥
- 十一、呷醋健身又防病
- 十二、吃素好处多
- 十三、老年人与食物纤维
- 十四、饮酒不宜过量
- 十五、不宜偏食植物油
- 十六、老年人喝咖啡应注意什么
- 十七、怎样食补有益
- 老年人常见病的饮食调养
- 一、高血压病的饮食调养
- 二、冠心病的饮食调养
- 三、高脂血症的饮食调养
- 四、脑血管意外的饮食调养
- 五、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的饮食调养
- 六、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的饮食调养
- 七、慢性胃炎的饮食调养
- 八、便秘的饮食调养
- 九、病毒性肝炎的饮食调养
- 十、肝硬变的饮食调养
- 十一、脂肪肝的饮食调养
- 十二、胆囊炎和胆石症的饮食调养
- 十三、缺铁性贫血的饮食调养
- 十四、过敏性紫癜的饮食调养
- 十五、肾盂肾炎的饮食调养
- 十六、肾小球肾炎的饮食调养
- 十七、糖尿病的饮食调养
- 十八、痛风病的饮食调养
- 十九、肥胖症的饮食调养
- 二十、瘫痪病人的饮食调养
- 老年人常见病的中医食疗
- 一、高血压病的中医食疗
- 二、脑血管病的中医食疗
- 三、冠心病的中医食疗
- 四、高脂血症的中医食疗
- 五、支气管哮喘的中医食疗
- 六、慢性支气管炎的中医食疗
- 七、胃痛的中医食疗
- 八、急性胃肠炎的中医食疗
- 九、痢疾的中医食疗
- 十、肝炎的中医食疗
- 十一、肝硬变的中医食疗
- 十二、急性肾炎的中医食疗
- 十三、慢性肾炎的中医食疗
- 十四、泌尿系感染的中医食疗
- 十五、夜尿过频的中医食疗
- 十六、前列腺炎的中医食疗
- 十七、血尿的中医食疗
- 十八、早泄的中医食疗
- 十九、遗精的中医食疗
- 二十、糖尿病的中医食疗
- 二十一、感冒的中医食疗
- 二十二、失眠的中医食疗
- 二十三、便秘的中医食疗
- 二十四、暑病的中医食疗
- 二十五、痔疮的中医食疗
- 二十六、疝气的中医食疗
- 二十七、痴呆症的中医食疗
- 二十八、盗汗的中医食疗
- 二十九、神经性皮炎的中医食疗
- 三十、脱发的中医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