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拟儿茶酚胺类递质药物
(一)苯丙胺及其衍生物 早在1930年就发现苯丙胺可抑制食欲,它的衍生物包括甲苯丙胺、苄甲苯丙胺、苯甲吗啉、苯双吗啉、氯苯丁胺、邻氯苯丙胺和二乙胺苯酮等。
1、药理作用 ①促进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同时阻断神经末梢对儿茶酚胺的再摄取;②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促进代谢和增加产热,增加肌肉、脂肪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③影响脂肪代谢。苯丙胺、甲苯丙胺和苯甲吗啉可促进脂肪分解使血浆游离脂肪酸和(或)甘油三酯浓度上升,氯苯丁胺有明显的降低总血脂及胆固醇的作用。
2、副作用 主要有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包括使神经过敏、不宁、易激动、失眠症、疲倦感减轻,精神愉快,有引起药物成瘾的危险;②对交感神经系统的刺激:包括口干、视力模糊、轻度头痛及眩晕、心动过速及心悸、血压升高及出汗;③对胃肠道刺激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及便秘。
3、禁忌证 包括①青光眼:因此类药物有扩瞳作用;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因交感神经兴奋使其加重;③狂躁型精神病:用该药使病情加重;④交感胺类过敏者;⑤忌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可产生高血压危象;⑥并发高血压及冠心病:因本药可引起高血压、心率加快及心律失常;⑦合并糖尿病。
苯丙胺类药物中苯丙胺副作用最大,国外已禁止将苯丙胺作为食欲抑制剂使用。最常用于临床的有二乙胺苯酮、苯丁胺树脂等。
(二)吲哚类及其衍生物 氯苯咪吲哚和环咪吲哚为吲哚类衍生物,具有儿茶酚胺神经递质作用。氯苯咪吲哚可兴奋脑内的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和直接抑制下丘脑的摄食中枢,并可促进肌肉、脂肪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和降低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副作用较苯丙胺类小,对血压、心率无影响。

- 拟儿茶酚胺类递质药物《减肥新法与技巧》
- 拟定诸方《明医杂着》
- 拟古天平法马数《类经图翼》
-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家庭医学百科-自救互救篇》
- 拟用诸法《时病论歌括新编》
- 拟补徐灵胎诊脉论诗《医学实在易》
- 拟用诸法《时病论歌括新编》
- 拟β肾上腺素能药物《减肥新法与技巧》
- 拟用诸法《时病论歌括新编》
- 拟5羟色胺神经递质类药物《减肥新法与技巧》
- 拟用诸法《时病论歌括新编》
- 鲵鱼《证类本草》
- 拟用诸法《时病论歌括新编》
- 倪宗贤《中医词典》
- 拟用诸法《时病论歌括新编》
- 倪宗贤《中医词典》
- 拟用诸法《时病论歌括新编》
- 倪洙龙《中医词典》
- 拟用诸法《时病论歌括新编》
- 倪洙龙《中医词典》
- 拟用诸法《时病论》
- 倪朱谟《中医词典》
- 拟用诸法《时病论》
- 倪朱谟《中医词典》
- 拟用诸法《时病论》
- 倪枝维《中医词典》
- 拟用诸法《时病论》
- 倪枝维《中医词典》
- 拟用诸法《时病论》
- 倪向仁《中医词典》
- 拟用诸法《时病论》
《减肥新法与技巧》
- 第一章 肥胖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改变
- 第二章 肥胖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 第三章 饮食减肥法
- 第一节 饮食减肥的调配原则
- 第二节 食疗、药膳减肥
- 第三节 减肥食物精选
- 第四章 体育锻炼减肥法
- 第一节 体育锻炼减肥的机理
- 第二节 体育减肥方法
- 第五章 气功减肥法
- 第六章 西药减肥法
- 第一节 食欲抑制剂
- 第二节 双胍类口服降糖药
- 第三节 激素类
- 第四节 拟β肾上腺素能药物
- 第五节 影响消化吸收的药物
- 第六节 动员局部脂肪分解及其他药物
- 第七章 中药减肥法
- 第八章 外用药减肥法
- 第九章 针刺减肥法
- 第十章 手术减肥法
- 第十一章 正确选用减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