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影响消化吸收的药物
(一)食用纤维 含有多糖、木质素、半纤维素、树脂和藻酸盐,可抵抗人胃肠分泌物水解。作用为①延长胃排空;②减少能量与营养吸收;③阻碍脂类进入回肠末端增加饱腹感;
④影响胃肠道的激素释放。每日用量6~30克。有轻度腹胀、排气排便增加。是一种潜力很大的药物。
(二)蔗糖聚脂 本品制成的合成脂肪具有普通油脂外形及特性,可代替饮食脂肪,食后不能消化吸收,随粪便排出体外,减少了热量的来源。有人提出每进5023千焦(1200千卡)热量的饮食若有40克脂肪被本品取代,饮食消耗量由7538千焦(1801千卡)可减少到5316千焦(1270千卡),并能减少67%胆固醇和42%的维生素A的吸收。
(三)其他制剂 消化酶抑制剂,如Phaseolamine、Ter-Trahydrolipostatina.0-128,及胃排空抑制剂如苏-氯柠檬酸及其衍生物,均在研究中。

- 影响消化吸收的药物《减肥新法与技巧》
- 影响微溶电解质溶解度的因素《医用化学》
- 影响心脏及大血管外形的生理因素《放射诊断学》
- 影响实验动物免疫反应的因素《实验动物科学》
- 影响血管紧张素Ⅱ形成的抗高血压药——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药理学》
- 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影响血液凝固的药物《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生理学》
- 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生理学》
-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生理学》
-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药理学》
- 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医学免疫学》
- 影响药物心理效应的因素《医学心理学》
- 影响免疫耐受持续时间的因素《医学免疫学》
-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药理学》
- 影响因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病理生理学》
- 影响营养的代谢因素《临床营养学》
- 影响弥散功能的因素《急诊医学》
- 影响再生修复的因素《病理学》
-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传染病》
- 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病理学》
-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流行病学》
- 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生理学》
-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瘿《中医名词词典》
- 影响胶体金颗粒大小的因素《实用免疫细胞与核酸》
- 瘿《中医词典》
- 影响寄生虫病流行因素《人体寄生虫学》
- 瘿《杂病治例》
《减肥新法与技巧》
- 第一章 肥胖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改变
- 第二章 肥胖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 第三章 饮食减肥法
- 第一节 饮食减肥的调配原则
- 第二节 食疗、药膳减肥
- 第三节 减肥食物精选
- 第四章 体育锻炼减肥法
- 第一节 体育锻炼减肥的机理
- 第二节 体育减肥方法
- 第五章 气功减肥法
- 第六章 西药减肥法
- 第一节 食欲抑制剂
- 第二节 双胍类口服降糖药
- 第三节 激素类
- 第四节 拟β肾上腺素能药物
- 第五节 影响消化吸收的药物
- 第六节 动员局部脂肪分解及其他药物
- 第七章 中药减肥法
- 第八章 外用药减肥法
- 第九章 针刺减肥法
- 第十章 手术减肥法
- 第十一章 正确选用减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