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并发症
(一)增加死亡率 肥胖者的死亡率比正常体重者有明显的增高,随着体重的增加,死亡率也有所增加。研究表明,肥胖者因糖尿病而死亡者比正常体重组明显增高为383%(男性)及372%(女性);其次是肝硬化、阑尾炎、胆石症的死亡率,肥胖者也增加一倍左右;心血管、肾病及意外事故的死亡率也较高。
(二)高血压 肥胖者患高血压的机率要比非肥胖者高。
肥胖者常伴有心输出量和血容量增加,但在血压正常的肥胖者,周围血管阻力降低,而有高血压的肥胖者周围血管阻力正常或升高。高血压为肥胖症高死亡率的重要因素。
(三)冠心病 肥胖者发生冠心病远高于非肥胖者。其原因有:①体重超过标准,引起心脏负担加重和高血压;②肥胖者多喜欢吃油腻食物,进食过多的饱和脂肪酸,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③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及高脂蛋白血症,使血液粘度增加,血凝固性增加,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微循环障碍及冠状动脉栓塞;④体力活动减少,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削弱或不足。同时肥胖时体重负担增加,也是促进冠心病产生心衰的原因之一。
(四)糖尿病 肥胖症患者发生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4倍于非肥胖成人。肥胖常为糖尿病早期表现,中年以上发病的Ⅱ型糖尿病者约有40%~60%起病时和早期有多食和肥胖。
糖尿病的发病率与肥胖成正比。肥胖的糖尿病者起病前摄食过多,刺激β细胞过度而失代偿时发生糖尿病。肥胖者脂肪组织对胰岛素较不敏感,糖进入肥大的脂肪细胞膜时需较多胰岛素,于是脂肪越多者,对胰岛素要求越多,使β细胞负担过重终至衰竭,出现糖尿病。一般肥胖症初期空腹血糖正常,糖耐量试验在服糖后3或4小时有时出现低血糖反应,因迟发性高胰岛素血症所致。随病情进展糖耐量逐渐下降,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正常,然后空腹血糖升高,终于出现糖尿病。当体重恢复正常时,糖耐量可恢复正常。
(五)胆囊炎、胆石症及脂肪肝 由于肥胖、消化功能及肝功能紊乱,高热量饮食、油腻食物及脂类代谢紊乱,使胆固醇过多达饱和状态,而发生胆结石,主要为胆固醇结石。其发生率较正常体重者高1倍。胆石症可发生胆绞痛,继发感染时出现急性或慢性胆囊炎。有68%~94%的肥胖症病人,其肝脏有脂肪变性,过半数肝细胞有脂肪浸润者占25%~35%。肥胖者的肝脏脂肪酸和甘油三酯浓度均比正常者高。
(六)感染 肥胖者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易发生呼吸系感染。肺炎发生率较高。皮肤折皱处易磨损引起皮炎,皮肤疖肿、泌尿系及消化系感染发生率也高。有报告阑尾炎发生率为正常人2倍。在急性感染、严重创伤、外科手术以及麻醉情况下,肥胖者应激反应差,往往病情险恶,耐受手术及麻醉能力低,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
此外,肥胖者身体反应变得缓慢,易于遭受各种外伤、车祸等意外,易发生骨折及严重的肢体受伤。部分患者可引起心理障碍。妊娠前及妊娠期间体重增加可影响产程及其后果、据报告,体重较重的产妇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糖尿病均较体重较轻的产妇多,需施行剖宫产者亦较多,产程较长,新生儿的平均出生体重也较重。

- 并发症《减肥新法与技巧》
- 并发性白内障《眼科学》
- 并发症《传染病》
- 并病(伤寒门 下)《古今医统大全》
- 并发症《传染病》
- 并病《伤寒大白》
- 并发症《传染病》
- 并病《丹台玉案》
- 并发症《传染病》
- 并病《伤寒捷诀》
- 并发症《传染病》
- 并病《中医词典》
- 并发症《传染病》
- 并病《中医名词词典》
- 并发症《传染病》
- 并《中医词典》
- 并发症《传染病》
- 禀受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并发症《传染病》
- 禀赋之殊《幼幼新书》
- 并发症《传染病》
- 禀赋源流总论《灵素节注类编》
- 并发症《传染病》
- 禀赋顺逆险《痘疹心法要诀》
- 并发症《传染病》
- 禀赋顺逆险《医宗金鉴》
- 并发症《传染病》
- 禀赋《慈幼新书》
- 并发症《传染病》
- 饼类《活幼心书》
- 并发症《传染病》
《减肥新法与技巧》
- 第一章 肥胖的病因及病理生理改变
- 第二章 肥胖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 第三章 饮食减肥法
- 第一节 饮食减肥的调配原则
- 第二节 食疗、药膳减肥
- 第三节 减肥食物精选
- 第四章 体育锻炼减肥法
- 第一节 体育锻炼减肥的机理
- 第二节 体育减肥方法
- 第五章 气功减肥法
- 第六章 西药减肥法
- 第一节 食欲抑制剂
- 第二节 双胍类口服降糖药
- 第三节 激素类
- 第四节 拟β肾上腺素能药物
- 第五节 影响消化吸收的药物
- 第六节 动员局部脂肪分解及其他药物
- 第七章 中药减肥法
- 第八章 外用药减肥法
- 第九章 针刺减肥法
- 第十章 手术减肥法
- 第十一章 正确选用减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