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谷方

《儒门事亲》书籍目录

大豆(五升,洗净,蒸三遍,去皮为细末) 大麻子(五升,汤浸一宿,漉出,蒸三遍,令口开,去皮为细末用) 糯米(五升,淘净,同白茯苓一处蒸熟用之) 白茯苓(五两,去皮,同

上将麻仁末一处捣烂如泥,渐入豆黄末,同和匀,便团如拳大,再入甑蒸,从初更着火至半后夜住火,至寅时出甑,午时曝干,捣为末。服之,以饱为度。不得吃一切物,用麻子汁下。第一顿,一月不饥;第二顿,四十日不饥;第三顿,一千日不饥;第四顿,永不饥。颜色日增,气力加倍。如渴,饮麻仁汁,转更不渴,滋润五脏,若待吃食时分,用葵菜子三合为末,煎汤放冷服之。取其药如后,初间吃三、五日,白米稀粥汤,少少吃之,三日后,诸般食饮无避忌。此药大忌欲事。

又方茯苓饼子茯苓(四两,为末) 头白面(一、二两)

上同调,水煎,饼面稀调,以黄蜡代油爆。至三日觉难受;三日后,气力渐生,熟果芝麻汤、米饮凉水微用些,小润肠胃,无令涸竭开食时,用葵菜汤,并米饮稀粥,少少服之。

又方 保命丹人参(五两) 麻子仁(二两,炒,去皮) 干地黄 栝蒌子(炒) 菟丝子(酒浸,以上各二两生地黄大枣(各三两) 大豆黄卷(一升,煮,去沫) 黑附子(一两生用,一两炮去皮用之) 白茯苓 茯神 地骨皮(去粗皮) 蔓荆子(煮熟用) 杏仁(去皮尖用) 麦门冬(炒去心用) 地肤子(蒸七遍) 黍米(作粉) 粳米(作粉) 白糯米(作粉) 天门冬(去心) 车前子(蒸) 侧柏叶(煮三遍,以上各二两五钱)

上同为细末,各拣选精粹者,腊月内合者妙,他时不可合,日月交蚀不可合,如合时,须拣好日,净室焚者,志心修合,勿令鸡犬妇人见。又将药末用蜡一斤半,滤去滓,白蜜一斤,共二斤半,一处溶开,和匀,入臼杵二千下,微入酥油,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服至五日。如来日服药,隔宿先吃糯米一顿,粳米白面皆可,次日空心,用糯米粥饮送下;如路行人服,如遇好食吃不妨,要止便止;如吃些小蒸饼,嚼烂咽,或干果子,以助药力,不吃更妙。忌盐醋。日后退下药来,于长流水中洗净,再服,可百年不饥矣。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儒门事亲》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儒门事亲》书籍目录
  1. 辟谷方《儒门事亲》
  2. 辟谷《卫生易简方》
  3. 辟鬼法《急救广生集》
  4. 辟谷《中医词典》
  5. 辟虺雷《证类本草》
  6. 辟虼蚤门主方《疡医大全》
  7. 辟秽方《洗冤集录》
  8. 辟虼HT《外科证治全书》
  9. 辟积《中医词典》
  10. 辟疮疡恶秽法《疡医大全》
  11. 辟疗五疫《类经》
  12. 辟除《中医词典》
  13. 辟缪仲醇十剂内增升降二剂论《本草新编》
  14. 辟臭虫《外科证治全书》
  15. 辟泥日数分经之谬《伤寒寻源》
  16. 辟虫《卫生易简方》
  17. 辟泥四时论病之谬《伤寒寻源》
  18. 辟尘膏《冯氏锦囊秘录》
  19. 辟辟《中医词典》
  20. 《中医词典》
  21. 辟蛇法三首《外台秘要》
  22. 睥沿《中医词典》
  23. 辟虱《外科证治全书》
  24. 睥生痰核歌《医宗金鉴》
  25. 辟时俗龌龊斑证论《时病论》
  26. 睥生痰核歌《眼科心法要诀》
  27. 辟俗医混称伤寒论《时病论》
  28. 睥生痰核《中医词典》
  29. 辟陶隐居十剂内增入寒热二剂论《本草新编》
  30. 睥肉粘轮《证治准绳·类方》
  31. 辟温《备急千金要方》

《儒门事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