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测量脉搏的方法
(一)测量部位 凡身体浅表靠近骨骼的动脉,均可用以诊脉(图8-7)。常用的有桡动脉,其次有颞浅动脉、颈动脉、肱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股动脉等。
(二)用物 手表或秒表、笔和记录本。
图8-7 常用诊脉部位
(三)操作方法
1.触诊法
(1)诊脉前,病人情绪应稳定,避免过度活动及兴奋。
(2)病人手腕放于舒适位置。
(3)诊脉者以食、中、无名指(三指并拢),指端轻按于桡动脉处,压力的大小以清楚触到搏动为宜,一般病人计数半分钟,并将所测得数值乘2即为每分钟的脉搏数。异常脉搏(如心血管疾病、危重病人等)应测1分钟。当脉搏细弱而触不清时,可用听诊器听心率1分钟代替触诊。测后记录结果。
(4)脉搏短绌的病人,应由两人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另一人测脉率,两人同时开始,由听心率者发出“起”、“停”口令,测1分钟(图8-8)。以分数式记录。记录方法为心率/脉率,如心率为100次,脉率为76次则写成100/76次/分。
2.特殊仪器检测法
(1)脉搏描记仪检测法 用脉搏描记仪记录动脉搏动,称为脉搏曲线图。临床上利用观察脉搏波形,作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资料。
(2)血压、脉搏监护仪 一般用于危重病人,特别是对心脏病、手术期间与手术后病人的脉搏可起自动监护的作用。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设定脉搏的上、下限,越限时仪器会自动发出光、声报警。其测量结果较为迅速、准确、客观。脉搏数据均有数码显示。
(四)注意事项
1.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应休息20分钟后再测。
2.不可用拇指诊脉,以免拇指小动脉搏动与病人脉搏相混淆。
3.偏瘫病人测脉应选择健侧肢体。

- 测量脉搏的方法《基础护理学》
- 测定肾血流量《生理学》
- 测量体温方法《基础护理学》
- 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生理学》
- 测量血压《家庭医学百科-家庭护理篇》
- 测定清除率的理论意义《生理学》
- 测体温《家庭医学百科-家庭护理篇》
- 测定方法的标准化《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测压法《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测定方法、标本处理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临床生物化学》
- 测验报告书写内容和方式《医学心理学》
- 测定方法《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测验法《医学心理学》
- 侧子散《苏沈良方》
- 测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医学心理学》
- 侧子酒《备急千金要方》
- 测验结果与脑病损的的侧性关系《医学心理学》
- 侧子酒《备急千金要方》
- 策循环的血流动力学《生理学》
- 侧子《本草图经》
- 策应《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 侧子《药性切用》
- 岑皮《吴普本草》
- 侧子《名医别录》
- 层次《人体解剖学》
- 侧子《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 层次《人体解剖学》
- 侧子《得配本草》
- 层青《玉楸药解》
- 侧子《本经逢原》
- 层析法实验技术《临床生物化学》
《基础护理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护士素质与护理职业道德
- 第三章 医院的任务与组织结构
- 第四章 病人入院及出院的护理
- 第五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第六章 病人的清洁、舒适与安全护理
- 第一节 病人的清洁、舒适护理
- 第二节 褥疮的预防及处理
- 第三节 病人的卧位与安全护理
- 第七章 病人营养与饮食护理
- 第八章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及测量
- 第一节 体温的观察及测量
- 第二节 脉搏的观察及测量
- 第三节 呼吸的观察及测量
- 第四节 血压的观察及测量
- 第五节 体温单的使用
- 第九章 病区常用药物的管理及口服给药法
- 第十章 注射法
- 第十一章 药物过敏试验法
- 第十二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 第十三章 冷与热的应用
- 第十四章 呼吸道护理技术
- 第十五章 胃肠道护理技术
- 第十六章 泌尿道护理技术
- 第十七章 常用标本采集法
- 第十八章 传染病区的管理及隔离技术
- 第十九章 观察病人
- 第二十章 急救与监护
- 第二十一章 临终护理
- 第二十二章 护理文书的书写记录和保管
- 第二十三章 护理程序与整体护理
- 第二十四章 病区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