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压法
测压仪器
· 灌注式或固态导管
· 如使用灌注式导管:
(a)毛细管气压灌注系统
(b)氮气瓶
(c)灭菌无气蒸馏水
(d)压力传感器及电缆
· 多通道记录仪,如Polygraf测压仪
· 计算机,打印机及分析软件
· 插管用附属材料。
检查步骤
1 根据使用手册对测压仪进行定标。
2 经鼻腔插管(见7.6)
3 将检测LES压力(LESP)的所有通道(流出口或感受器)均插至胃内。
4当测压通道进入胃内后,即可见压力随呼吸变化小幅度波动。吸气时,压力升高。
5嘱患者深吸气,吸气时压力上升,即证实导管在胃内。如导管位置不正确,少许向外牵拉导管,然后再缓慢将其插入胃内(图8.4)。
6设定胃内基线。例如:将胃内平均压力设为参考基线(计为0)。随呼吸变化而波动的胃压力波,其基线可设定在波的基底部(呼气末),亦可设定在压力波的波动中点(呼吸中点)。
7 用定点或分段牵拉法(SPT)检测LES压力,每次外拉测压导管0.5或1.0cm,使每一个通道均通过LES,每点检测至少10个呼吸波动。
8当测压导管的近端压力记录通道接近膈角时,LES呼吸波动立刻增加。当记录通道一进入LES,压力波基底部即升高,此处为一高压区(图8.5)。此时,记录测压通道至鼻孔的位置(记录导管上刻度;以cm为单位)。
图8.4 所有通道均在胃内时的压力曲线。吸气时压力升高,即可确定导管已进入胃内。游标批示吸气末。
图8.5 用定点牵拉法检测LES压力。红色水平线为呼气末胃内压基线。游标处提示压力升至基线以上,此处为LES起点。
9 测压通道进入LES高压区后,应检测吞咽后的LES松弛功能(吞咽可使压力降回胃基线)。如干咽后LES压力未降至胃内压基线,则吞咽温水(用注射器向患者口腔内注入5~10ml温水)检测。LES的松弛证明测压通道已位于LES中。
10 测压通道位于腹段LES时,吸气时压力升高。外拉导管,当测压通道进入胸段后,吸气时压力下降。
吸气时压力由正变负的位置,则为呼吸反转点(RIP)。当测压通道正好位于呼吸反转点时,常随呼吸压力出现双相波动。因此,此处的压力反转点(PIP)也可当作RIP(图8.6)。
11 当近端记录通道离开LES高压区进入食管时,基础压力(食管内压)降至胃内压基线以下,该压力下降点即为LES近端(上端)。此时,记录鼻腔至测压通道的距离(以cm为单位)(图8.7及8.8)。
图8.6 游标显示呼吸反转点(RIP)。该点在吸气时,可见压力由正变负。
图8.7 用定点牵拉法检测LES压力,游标指示记录通道刚离开LES高压区进入食管。黄色水平线表示吸气末食管内压。注意:食管内压基线低于胃内压基线。
图8.8 用定点牵拉法检查胃内压,LES压力及食管内压。

- 测压法《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测体温《家庭医学百科-家庭护理篇》
- 测验报告书写内容和方式《医学心理学》
- 测量血压《家庭医学百科-家庭护理篇》
- 测验法《医学心理学》
- 测量体温方法《基础护理学》
- 测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医学心理学》
- 测量脉搏的方法《基础护理学》
- 测验结果与脑病损的的侧性关系《医学心理学》
- 测定肾血流量《生理学》
- 策循环的血流动力学《生理学》
- 测定肾小球滤过率《生理学》
- 策应《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 测定清除率的理论意义《生理学》
- 岑皮《吴普本草》
- 测定方法的标准化《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层次《人体解剖学》
- 测定方法、标本处理等对测定结果的影响《临床生物化学》
- 层次《人体解剖学》
- 测定方法《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
- 层青《玉楸药解》
- 侧子散《苏沈良方》
- 层析法实验技术《临床生物化学》
- 侧子酒《备急千金要方》
- 层析技术的原理和分类《临床生物化学》
- 侧子酒《备急千金要方》
- 曾宾谷中丞痢疾《程杏轩医案》
- 侧子《本草图经》
- 曾孚先《中医词典》
- 侧子《药性切用》
- 曾国藩的读经窍诀《思考中医》
《胃肠动力检查手册》
- 前言
- 鸣谢
- 缩写对照表
- 第一章 消化系统解剖学
- 第二章 吞咽障碍
- 第三章 反流性疾病
- 第四章 胃和小肠疾病
- 第五章 结肠和直肠肛门疾病
- 第六章 儿科胃肠道疾病
- 第七章 胃肠道插管术
- 第八章 临床检测方法
- 8.1 下食管括约肌定位
- 8.2 24小时pH监测
- 8.3 24小时胆汁监测
- 8.4 静态食管测压
- 8.5 动态食管测压
- 8.6 精确UES测压
- 8.7 胃窦十二指肠测压
- 8.8 胃电图
- 8.9 动态γ计数检测
- 8.10 肛门直肠测压
- 8.11 内脏刺激器/电子气压泵研究
- 8.12 生物反馈
- 8.13 阴部神经终末运动潜伏期检测
- 8.14 Oddi括约肌测压
- 第九章 儿科临床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