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褥疮的预防
控制褥疮发生的关键是预防,措施落实即可避免褥疮的发生,减少病人的痛苦,提高疗效。因此要求做到六勤,即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交班。
(一)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1.经常更换体位 使骨骼突出部位交替地减轻压迫。实验证明,毛细血管压如超过2.13kPa(16mmHg),即可阻断毛细管对组织的灌流 超过2.67kP(20mmHg),持续2-34小时即可引起褥疮。因此,应鼓励和协助长期卧床的病人常翻身,每2-3小时翻身一次,最长时间不超过4小时,必要时每小时翻身一次,建立床头翻身记录卡。翻身时尽量将病人身体抬起,避免拖、拉、推以防擦伤皮肤。
2.保护骨隆突处和支持身体空隙。病人体位安置妥当后,可在身体空隙处垫软枕或海棉垫,酌情在骨隆突处和易受压部位垫橡胶气圈、棉圈、水袋(图6-10、6-11、6-12),使受压部位悬空,必要时可用护架(图6-13)抬高被毯。以避免局部受压。使用气圈时,应充气1/2-2/3满度,套上布套,布套应平整无折,气门向下放于两腿之间,以免压迫局部组织。水肿和肥胖者不宜使用气圈。因局部压力重,用气圈反而影响血液循环,妨碍汗液蒸发而刺激皮肤。可选其它支持物。有条件时,可使用喷气式气垫(图6-14),其结构分气垫与气泵两部分,中间由导管相连。气垫经气泵充气后,支撑病人身体,可分散体重,减轻对局部表面的压迫,防止血循环障碍。使用时打开电源15分钟后,气垫膨胀,气垫表面有许多小孔,能自动喷出微风,使病人身体周围的床铺温度下降,保持皮肤干燥。流动的空气还可阻止化脓菌的繁殖,起到防止和治疗褥疮的作用。另外,也可使用交替充气式床垫、水褥、翻身床等。
3.使用石膏、夹板或其他矫表器械者,衬垫应松紧适度(松则易移动,起不到固定作用。则影响血液循环)尤其要注意骨骼突起部位垫,应仔细观察局部和肢端皮湿的变化情况重视病人的主诉,经予及时调整。
(二)避免局部受刺激
1.保持床铺清洁、平整、无皱折,干燥、无碎屑。
2.有大小便失禁、呕吐、出汗者,应及时擦洗干净、衣服、被单随湿随换;伤口若有分泌物,要及时更换敷料,不可让病人直接卧于橡皮单上。
3.使用便器时,应选择无破损便器,抬起病人腰骶部,不要强塞硬拉。必要时在便器边缘垫上纸或布垫,以防擦伤皮肤。
(三)促进血液循环
经常进行温水擦浴,局部按摩,定时用50%酒精或红花油按摩全背或受压处,达到通经活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状况,增强皮肤抵抗力的作用。
1.手法按摩
(1)全背按摩 协助病人俯卧或侧卧,露出背部,先以热水进行擦洗,再将药液少许倒入手掌内作按摩。按摩者斜站病人右侧,左腿弯曲在前,右腿伸直在后,从病人臀部上方开始,沿脊柱旁向上按摩(力量要足够刺激肌肉组织)。至肩部时,手法稍轻,转向下至腰部止,此时左腿伸直,右腿弯曲,如此反复有节奏地按摩数次。再用拇指指腹由骶尾部开始沿脊柱按摩至第5颈椎处。
(2)局部按摩 蘸少许50%酒精,以手掌大小鱼际肌部分紧贴皮肤,作压力均匀的向心方向按摩,由轻到重,由重到轻,每次3-5分钟,如局部已出现褥疮的早期症状,按摩时不要在该处加重压力,可用拇指指腹以环形状动作由近褥疮处向外按摩。
2.电动按摩器按摩 电动按摩器是依靠电磁作用,引导治疗器按摩头振动,以代替各种手法按摩。操作者持按摩器,根据不同部位,选择适用的按摩头,紧贴皮肤,进行按摩。
(四)改善营养状况
长期卧床或病重者,应注意全身营养,根据病情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膳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必要时需加支持疗法,如补液、输血、静脉滴注高营养物质等,以增强抵抗力及组织修复能力。

- 褥疮的预防《基础护理学》
- 褥疮的易发部位《基础护理学》
- 褥疮的预防及处理《基础护理学》
- 褥疮的激光外科处理《临床激光治疗学》
- 褥疮发生的原因《基础护理学》
- 褥疮的分期及处理《基础护理学》
- 褥劳《盘珠集胎产症治》
- 褥疮《地震灾后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手册》
- 阮侃《中医词典》
- 褥疮《中医名词词典》
- 软《中医词典》
- 褥疮《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软痹《中医词典》
- 溽蒸《中医词典》
- 软产道异常《妇产科学》
- 溽暑《中医词典》
- 软膏剂《医院药学》
- 蓐养以防其变三《育婴家秘》
- 软骨《组织学与胚胎学》
- 蓐痨《医述》
- 软骨和骨《组织学与胚胎学》
- 蓐劳证治《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软骨瘤《骨科学》
- 蓐劳虚羸总括《妇科心法要诀》
- 软骨内成骨《组织学与胚胎学》
- 蓐劳虚羸总括《医宗金鉴》
- 软黄丸《是斋百一选方》
- 蓐劳虚羸证治《妇科心法要诀》
- 软坚除满《中医名词词典》
- 蓐劳虚羸证治《医宗金鉴》
- 软坚除满《中医词典》
《基础护理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护士素质与护理职业道德
- 第三章 医院的任务与组织结构
- 第四章 病人入院及出院的护理
- 第五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第六章 病人的清洁、舒适与安全护理
- 第一节 病人的清洁、舒适护理
- 第二节 褥疮的预防及处理
- 第三节 病人的卧位与安全护理
- 第七章 病人营养与饮食护理
- 第八章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及测量
- 第一节 体温的观察及测量
- 第二节 脉搏的观察及测量
- 第三节 呼吸的观察及测量
- 第四节 血压的观察及测量
- 第五节 体温单的使用
- 第九章 病区常用药物的管理及口服给药法
- 第十章 注射法
- 第十一章 药物过敏试验法
- 第十二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 第十三章 冷与热的应用
- 第十四章 呼吸道护理技术
- 第十五章 胃肠道护理技术
- 第十六章 泌尿道护理技术
- 第十七章 常用标本采集法
- 第十八章 传染病区的管理及隔离技术
- 第十九章 观察病人
- 第二十章 急救与监护
- 第二十一章 临终护理
- 第二十二章 护理文书的书写记录和保管
- 第二十三章 护理程序与整体护理
- 第二十四章 病区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