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死亡后的护理
一、尸体护理
由于死亡的不可逆性,人们对待死亡是非常重视的,护士必须把死亡看成人的死亡,对死者的护理仍然是对人的护理,是对人整体护理的继续和最后完成,要求护士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及时进行尸体护理。
(一)目的 尊重生命价值,保持容貌端祥,肢体舒展,清洁无臭、无渗液,易于辨认,以安慰亲人。
(二)用物 治疗盘内备衣裤,尸单,尸体识别卡3张,大头针数枚,血管钳,不脱脂棉适量,剪刀、绷带,松节油。有伤口者须备换药敷料,按需要准备擦洗用具,必要时备隔离衣和手套。
(三)操作方法
1.填写尸体卡(图21-1)
图21-1 尸体识别卡
2.备齐用物携至床边,安慰家属并劝说其暂离病室,如家属不在医院,应设法将病人已故消息尽快通知到。
3.撤去治疗用物,平放尸体,仰卧。置枕于头下,以免面部瘀血或胃内容物流出。将棉絮从被套中取出,用被套遮盖尸体。
4.洗脸 按摩眼睑使之闭合。如不能闭合者,用湿毛巾敷或于上眼睑下垫少许棉花,使上眼睑下垂闭合。有假牙应戴上。夹棉球填塞鼻、口、耳;如为上消化道出血或肺部疾病者,应塞至咽喉部,以免液体外溢,棉花不要外露。必要时用四头带托住下颊,使口闭合。梳理头发。
5.脱去衣裤,擦净尸体(依次洗净上肢、胸、腹、背及下肢的血迹和分泌物)。如有胶布痕迹可用松节油擦净,用棉花堵塞肛门、阴道。
6.有创口者应更换敷料:有引流管应拔出后缝合创口或用蝶形胶布封闭,再用纱布盖上包扎好。
7.穿殓衣,胸 前别尸体卡。
8.将尸体斜放在尸体背下或平车上,以两端遮盖头部和脚,两边整齐地包好。用绷带系住两踝,将两臂各缚于身体两侧,再将一尸体卡别在尸单上。
9.用另一大单盖好尸体,通知太平间管理人员,将尸体运走,放入冰箱内,并将第三张尸体卡插于尸屉外,以便认领。带回大单,放入污衣袋内。
10.整理死者遗物交给其家属或单位,如家属不在,应由二人清点后,列单交护士长妥为保管。
11.填写三份死亡通知单,分别送医务处、院务处和门诊,若是军人死亡应再填写一份送政治处。
12.整理病历,停止一切医嘱,在体温单上40-42℃之间写死亡时间,其余手续与出院相同。
(四)注意事项
1.病人经抢救无效,由医生证明,确已死亡,方可进行尸体护理。
2.病人死亡后,应立即护理其尸体,以防僵硬。
3.尸体识别卡要填写清楚,便于辨认。
4.若系传染病者,死后料理应按隔离技术进行
二、病室及用物处理
病人病故后,其所住的病室及用物,须经终末消毒处理后方可再用。
(一)关闭室内门窗,打开壁柜、床头柜抽屉、柜门,用乳酸熏蒸或用1%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1-2小时后开门窗通风。
(二)被褥类曝晒6小时(每面晒3小时),布单类洗涤消毒。
(三)其它用物用消毒液浸泡,擦拭或刷洗后煮沸消毒。如器械类浸泡消毒,门、窗、病床、桌椅等用0.2%~0.5%过氧乙酸溶液擦拭,茶杯、痰杯、碗与汤匙等刷洗后煮沸消毒,地板用3%氯胺溶液(或消毒液)擦洗。
三、对死者家属的心理支持
死亡对病人 来讲是痛苦的结束,对亲属来说是悲哀的延续,护士应理解和同情他们,尽量给予方便和帮助。对家属的大声哭喊不要训斥,可劝慰或找一合适地方让其发泄心中的悲痛,帮助他们正视现实,做好心理安慰,使之情绪安定。
复习思考题
1.传统的死亡标准与及脑死亡的标准有何根本区别?
2.结合罗斯的濒死期病人的心理发展阶段,叙述应如何做好濒死病人的心理护理?
3.做好濒死病人的护理,将给病人、家属及社会带来何意义。

- 死亡后的护理《基础护理学》
- 死亡的定义《病理生理学》
- 死亡临近《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死亡的标志《病理生理学》
- 死亡率《预防医学》
- 死亡《病理生理学》
- 死亡预测《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死胎诊断《妇产科学》
- 死亡之后《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死胎要诀《华佗神方》
- 死现舌《敖氏伤寒金镜录》
- 死胎先兆《中医疾病预测》
- 死硝法《古今医统大全》
- 死胎脉法《女科切要》
- 死血痛《明医指掌》
- 死胎论外方《妇人规》
- 死血痛《金匮翼》
- 死胎不下《女科秘要》
- 死盐法《古今医统大全》
- 死胎不下《回春录》
- 死诊《伤科大成》
- 死胎《明医指掌》
- 死诊《医门补要》
- 死胎《中医名词词典》
- 死证《景岳全书》
- 死生章《三指禅》
- 死证《伤寒说意》
- 死生脉候《伤寒直格》
- 死证《伤寒说意》
- 死生脉候《伤寒六书》
- 死证《医学入门》
《基础护理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护士素质与护理职业道德
- 第三章 医院的任务与组织结构
- 第四章 病人入院及出院的护理
- 第五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第六章 病人的清洁、舒适与安全护理
- 第一节 病人的清洁、舒适护理
- 第二节 褥疮的预防及处理
- 第三节 病人的卧位与安全护理
- 第七章 病人营养与饮食护理
- 第八章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及测量
- 第一节 体温的观察及测量
- 第二节 脉搏的观察及测量
- 第三节 呼吸的观察及测量
- 第四节 血压的观察及测量
- 第五节 体温单的使用
- 第九章 病区常用药物的管理及口服给药法
- 第十章 注射法
- 第十一章 药物过敏试验法
- 第十二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 第十三章 冷与热的应用
- 第十四章 呼吸道护理技术
- 第十五章 胃肠道护理技术
- 第十六章 泌尿道护理技术
- 第十七章 常用标本采集法
- 第十八章 传染病区的管理及隔离技术
- 第十九章 观察病人
- 第二十章 急救与监护
- 第二十一章 临终护理
- 第二十二章 护理文书的书写记录和保管
- 第二十三章 护理程序与整体护理
- 第二十四章 病区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