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呼吸复苏术
人工呼吸是用人工方法(手法或机械)借外力来推动肺、膈肌及胸廓的运动,使气体被动进入或排出肺脏,以保证机体氧气的供给及二氧化碳的排除。人工呼吸是对呼吸受到抑制或突然停止的危重病人的首要抢救措施之一。
(一)手法打开s气道
1.仰面抬颈法 病人去枕,术者位于病人一侧,一手置病人前额向后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托住颈部向上抬颈(图20-5)。
2.仰面举颏法 术者位于病人一侧,一手置病人前额向后加压使头后仰,另一手(除拇指外)的手指置于下颏外之下颌骨上,将颏部上举。注意勿压迫颌下软组织,以免压迫气道(图20-6)。
3.托下颌法 术者位于病人头侧,两肘置于病人背部同一水平面上,用双手抓住病人两侧下颌角向上牵拉,使下颏向前、头后仰,同时两拇指可将下唇下拉,使口腔通畅。
(二)人工呼吸法
1.口对口人工呼吸 术者以置于前额处手的拇、食指轻轻捏住病人的鼻孔,深吸一口气,将嘴张大,用口唇包住病人口部,用力将气体吹入,每次吹气后即将捏鼻的手指放松,同时将头转向病人胸部,以吸入新鲜空气并观察病人被动呼气(图20-8)。为防止病人肺泡萎缩,在开始人工通气时,要快速足量连续向肺内吹气4口,且在第2、3、4次吹气时,不必等待呼气结束。吹气频率,成人14-16次/分,儿童18-20次/分,婴幼儿30-40次/分。
2.口对鼻人工呼吸 适用于口部外伤或张口困难的病人。术者一手将病人额向后推,另一手将颏部上抬,使上下唇闭拢,术者深吸一口气将口唇包住病人鼻孔,用力吹气。吹气后放开病人口唇使气呼出。其余操作与口对口吹气相同,但吹气阻力较口对口为大。
3.仰压人工呼吸
(1)病人仰卧,背部垫枕,使肩及枕部略低。头偏于一侧。
(2)术者跨于病人两股外侧,屈曲两肘关节,将两手横放于肋弓上部,手指自然分布于胁部肋骨上,拇指向内。
(3)将体重支于两手,使身体向前,逐渐加压力于胸部。2秒后放松两手,术者直跪起,经2秒后,再按上述方法反复施行
4.俯压人工呼吸
(1)病人俯卧,一臂伸于头前,一臂曲垫于面下,头侧向一方。
(2)术者跨跪于病人两腿外侧,以掌压于病人下背部,手指自然地放在肋内上,小指正好处于最低肋骨上。
(3)术者两臂垂直,使身体徐徐前倾,以身体重力逐渐加压于病人,至术者两肩与掌垂直为宜,保持此姿势2秒。
(4)将身体逐渐退回原姿势,使压力放松,经2秒后,再按上述方法反复施行
5.举臂压胸人工呼吸
(1)病人仰卧,腰 背部垫一低枕,头偏一侧。
(2)术者跨跪于病人头之两侧,以两手握病人前臂上部尺侧,将臂上举至180度,待2秒后,再曲其两臂,并以其肘部于前侧方压迫两肋弓约2秒,按前述反复施行(图20-11),每分钟14-16次。
人工呼吸有效指征是看到病人胸部起伏,呼气时听到或感到病人有气体逸出。
以上人工呼吸仅适用于短时间急救之用。时间长者,须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及人工呼吸机维持呼吸。
(三)注意事项
1.病人应置于空气流通的平地上或 硬板上,衣服应松开,并注意保证呼吸道通畅。
2.吹气应有足够的气量(800-1000ml),以使胸廓抬起,一般不超过1200ml.吹气过猛过大可造成咽部压超过食道开放压,从而使气体吹入胃内引起胃胀气。
3.如遇牙关紧闭者,行口对鼻人工呼吸时为克服鼻腔阻力,吹气时用劲要大,时间要长。
4.病人尚有微弱呼吸时,人工呼吸应注意与病人的自主呼吸同步进行。
5.仰压、俯压、举臂压胸人工呼吸操作时,术者姿势要正确,力量适中,频率14-16次/分为宜,节律均匀,且操作不可中断。同时可配合针刺人中,十宣等穴位。

- 呼吸复苏术《基础护理学》
- 呼吸浮沉定五脏脉《明医杂着》
- 呼吸功《生理学》
- 呼吸的调节《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呼吸功能评估《康复医学》
- 呼吸的观察及测量《基础护理学》
- 呼吸行气《中医词典》
- 呼吸的反射性调节《生理学》
- 呼吸机能改变《病理生理学》
- 呼吸道异物的急救《现代院外急救手册》
- 呼吸肌本体感受性反射《生理学》
- 呼吸道异物《耳鼻咽喉外科学》
- 呼吸节律形成的假说《生理学》
- 呼吸道异物《中西医结合耳鼻喉科》
- 呼吸静功妙诀《寿世保元》
- 呼吸道解剖及生理功能特点《儿科学》
- 呼吸静功要诀《冯氏锦囊秘录》
- 呼吸道护理技术《基础护理学》
- 呼吸窘迫综合征《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呼吸窘迫综合征《病理学》
- 呼吸道合胞病毒《医学微生物学》
- 呼吸诀次第《达摩洗髓易筋经》
- 呼吸道的主要功能《生理学》
- 呼吸诀又诀《达摩洗髓易筋经》
- 呼吸道传染病《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 呼吸控制《急诊医学》
- 呼吸道病毒感染《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呼吸控制失常《急诊医学》
- 呼吸道病毒《医学微生物学》
- 呼吸困难《物理诊断学》
《基础护理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护士素质与护理职业道德
- 第三章 医院的任务与组织结构
- 第四章 病人入院及出院的护理
- 第五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第六章 病人的清洁、舒适与安全护理
- 第一节 病人的清洁、舒适护理
- 第二节 褥疮的预防及处理
- 第三节 病人的卧位与安全护理
- 第七章 病人营养与饮食护理
- 第八章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及测量
- 第一节 体温的观察及测量
- 第二节 脉搏的观察及测量
- 第三节 呼吸的观察及测量
- 第四节 血压的观察及测量
- 第五节 体温单的使用
- 第九章 病区常用药物的管理及口服给药法
- 第十章 注射法
- 第十一章 药物过敏试验法
- 第十二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 第十三章 冷与热的应用
- 第十四章 呼吸道护理技术
- 第十五章 胃肠道护理技术
- 第十六章 泌尿道护理技术
- 第十七章 常用标本采集法
- 第十八章 传染病区的管理及隔离技术
- 第十九章 观察病人
- 第二十章 急救与监护
- 第二十一章 临终护理
- 第二十二章 护理文书的书写记录和保管
- 第二十三章 护理程序与整体护理
- 第二十四章 病区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