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临终与死亡

《基础护理学》书籍目录

一、概念

(一)临终 即濒死,是生命活动的最后阶段。

(二)死亡 是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的终止。

长期以来,医学界将心肺功能作为生命最本质的特征。所以,以呼吸、心跳停止为判断死亡的标准。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对心肺功能停止的病人,还可以依靠机器来维持。那么,只要大脑功能存在,一切生命活动都有恢复的可能,一旦大脑破坏,尽管心脏还在跳动,也无回生之术。因此,不可逆的脑死亡,就提示人的生命已结束。当前医学界提出以脑死亡作为判断死亡标准。1968年美国哈佛医学院提出了判别“脑死亡”的4条标准,即①不可逆的深度昏迷;②自发呼吸停止③脑干反射消失④脑电波(EFG)消失或平坦。

二、死亡的分期与临床表现

(一)濒死期(临终状态) 此时机体各系统的机能发生严重障碍,神志不清,但有时意识尚存,表现出烦躁不安感觉迟钝。肌张力丧失,大小便失禁,种种深浅反射逐渐消失,心跳减弱,血压降低,呼吸变浅、弱,出现潮式或间歇呼吸。说话困难,听觉最后消失。由于能量锐减,各种机能活动极度减慢。此期时间根据病情而定,有些猝死的病人,因心跳、呼吸骤停,则无明显的濒死期而直接进入临床死亡期。

此期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配合抢救工作,加强生活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安静,注意保暖。多用语言和触觉与病人保持联系。通知病人家属及单位,允许家人陪伴,并做好安慰工作。

(二)临床死亡期 主要特征为心跳、呼吸完全停止,各种反射消失,延髓处于深度抑制状态,但各种组织中仍有微弱代谢活动。在一般条件下,持续时间为4-6分钟(即血液供应完全停止),但在低温条件下可延长1小时左右,超过这个时间,大脑将发生不可逆的变化。此期由于重要器官代谢过程尚未停止,如对失血、窒息触电等致死的病人给予积极抢救复苏,仍有生还的可能。

(三)生物学死亡期 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从大脑皮质开始整个神经系统以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机体已不能复活,但个别组织在一定时间内仍可有极微的代谢活动。随着生物学死亡期的进展,相继出现早期尸体现象;

1.尸斑 呈暗红色斑块或条纹,出现在尸体的最低部位,一般在死亡2-4小时后出现。

2.尸冷 尸体温度逐渐下降, 体表温度经过6-8小时同室温接近。

3.尸体腐败 一般死亡24小时后发生(气温高时发生较早),主要是在酶的作用下,使组织发生分解、自溶。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基础护理学》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基础护理学》书籍目录
  1. 临终与死亡《基础护理学》
  2. 临终进程《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3. 《中医词典》
  4. 临终护理《基础护理学》
  5. 《杂病治例》
  6. 临终和死亡《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7. 《重订灵兰要览》
  8. 临终病人的心理变化及护理《基础护理学》
  9. 《推求师意》
  10. 临症以验舌为准统论《临症验舌法》
  11. 《医学入门》
  12. 临症以验舌为准结语《临症验舌法》
  13. 《医述》
  14. 临症随笔《医学衷中参西录》
  15. 《证治准绳·幼科》
  16. 临症二十法《焦氏喉科枕秘》
  17. 《张氏医通》
  18. 临症必先读书论《一得集》
  19. 《证治准绳·类方》
  20. 临证治法《外科全生集》
  21. 《证治准绳·女科》
  22. 临证治案《时病论》
  23. 《证治准绳·女科》
  24. 临证治案《时病论》
  25. 《证治准绳·杂病》
  26. 临证治案《时病论》
  27. 《医碥》
  28. 临证治案《时病论》
  29. 《医碥》
  30. 临证治案《时病论》
  31. 《济阴纲目》

《基础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