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观察的方法及观察后的处理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病人的观察方法重点是掌握病情动态,全面了解身心变化做到心中有数,为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等工作提供依据。
一、观察的方法
由于病人的病情因年龄、性别、种族及发病原因不同,且病程的各个发展阶段表现各异,因此,在观察时,应利用接触病人的一切机会,通过视、听、嗅、触,并借助仪器,进行连续、动态的观察,不放过任何细微的病变征象。如昏迷病人的病情观察完全依赖于护理人员在巡视病人时,对意识、瞳孔、体位、呼吸、脉搏、血压的动态观察,从而判断昏迷程度和加深或好转,及时提供临床资料,以利于医生治疗方案的改进和补充。在观察病人的过程中,还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了解病人的发病经过,主要症状、治疗效果及饮食、睡眠等情况。
二、观察后的处理
(一)一般病情变化的处理
病情虽有变化,但对整个疾病的经过无影响或影响不大,对这类情况,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责权范围,给予适当处理,以减轻或解除病人的痛苦,并将经过情况口头或书面(写在交班本上)报告医生,也可先报告医生后再作处理。如高热病人,可给予物理降温;一般术后病人夜间发生尿潴留时,可给予听流水声或温水冲洗尿道口,诱导排尿。
(二)重要病情变化的处理
当发现病情恶化或有严重并发症的先兆,如肝硬化病人出现烦躁不安,行为异常等现象;心脏病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等,护士应立即严密观察,安慰病人,并给予相应处理,如给氧、准备好急救物品等,通知医生做好抢救工作。
(三)突然发生的紧急病情变化的处理
如病人突然发生心搏骤停或呼吸停止时,护士应当机立断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如吸氧、胸外心脏按压或人工呼吸,切勿惊慌失措,离开病人去喊医生,应另请一人速去通知医生,待医生到场后,按医嘱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在抢救过程中的各项抢救措施及病情变化,均应详细记录在特别护理记录单上,以便进一步观察病情及抢救治疗后的效果。

- 观察的方法及观察后的处理《基础护理学》
- 观察病人《基础护理学》
- 观察的内容《基础护理学》
- 观壁皆莲《古今医统大全》
- 观察的重点对象《基础护理学》
- 观鼻识病《百病自测》
- 观察动物微循环障碍时的主要指标《实验动物科学》
- 关梓《中医词典》
- 观察分泌物排泄物辨病《常见病自测》
- 关蛰《中医词典》
- 观察呼吸《家庭医学百科-家庭护理篇》
- 关则不便、下窍、六腑《此事难知》
- 观察机体局部辨病《常见病自测》
- 关元俞《针灸学》
- 观察皮肤颜色辨病《常见病自测》
- 关元俞《中医词典》
- 观察疼痛时注意事项《常见病自测》
- 关元俞《针灸大成》
- 观察者偏倚《预防医学》
- 关元上《中医词典》
- 观发识病《百病自测》
- 关元《针灸学》
- 观候(痘疹泄秘)《古今医统大全》
- 关元《中医词典》
- 观口唇颜色《百病自测》
- 关元《气功外气疗法》
- 观口腔颜色《百病自测》
- 关元《针灸大成》
- 观面部《寿世保元》
- 关于作者——彭奕竣医师《中医之钥》
- 观面部五色《幼科折衷》
《基础护理学》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护士素质与护理职业道德
- 第三章 医院的任务与组织结构
- 第四章 病人入院及出院的护理
- 第五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第六章 病人的清洁、舒适与安全护理
- 第一节 病人的清洁、舒适护理
- 第二节 褥疮的预防及处理
- 第三节 病人的卧位与安全护理
- 第七章 病人营养与饮食护理
- 第八章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及测量
- 第一节 体温的观察及测量
- 第二节 脉搏的观察及测量
- 第三节 呼吸的观察及测量
- 第四节 血压的观察及测量
- 第五节 体温单的使用
- 第九章 病区常用药物的管理及口服给药法
- 第十章 注射法
- 第十一章 药物过敏试验法
- 第十二章 静脉输液和输血法
- 第十三章 冷与热的应用
- 第十四章 呼吸道护理技术
- 第十五章 胃肠道护理技术
- 第十六章 泌尿道护理技术
- 第十七章 常用标本采集法
- 第十八章 传染病区的管理及隔离技术
- 第十九章 观察病人
- 第二十章 急救与监护
- 第二十一章 临终护理
- 第二十二章 护理文书的书写记录和保管
- 第二十三章 护理程序与整体护理
- 第二十四章 病区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