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学习传染病的目的与任务

《传染病》书籍目录

传染病(infectious disease)是由各种病原体所引起的一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病原体在人群中传播,常造成传染病流行,对人民的生命健康和国家经济建设有极大危害性。

传染病学是研究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所致传染病在人体发生、发展、转归的原因与规律,以及不断研究正确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促使患者恢复健康,并控制传染病在人群中的发生的一门临床学科。流行病学是研究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及研究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和对策的科学。两门学科虽研究对象和任务各异,但彼此关系密切,最终各自从个体与群体方面,消灭传染病

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防治传染病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古代称传染病为疫、疫疬、温疫、温病、伤寒等。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就详细阐述了有关对传染病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明末吴有性(又可)的《温疫论》,清代叶天士的《温热论》、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等著作,对传染病的病因、发病原理、辨证施治等有完善而系统的论述。对传染病的预防,远在二千多年前《内经·素问》就有记载,认识到未病先预防的重要性,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明代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对传染病的预防阐述具体而明确。16世纪我国民间就采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开创了以免疫学方法预防疾病的先河,后传入欧洲,直至18世纪英国的琴纳(Jenner)才创用牛痘苗预防天花。我国历代医学家对传染病的防治及理论方面的认识,对尔后传染病的研究与认识的深化,具有历史性的贡献。

随着显微镜发明和病原微生物的发展,结束了认识与防治传染病的经验时期。1877年首先发现了炭疽杆菌,1897年首次发现了口蹄疫病毒,1898年发现支原体,1907年发现衣原体,1910年发现立克次体,1915年发现螺旋体以及真菌。病原体的发现,推动了免疫学的兴起和发展。进入20世纪以来,化学药物与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传染病,而新的药物又不断合成与发现,开创了治疗传染病的新纪元。随着医学事业发展,消毒剂、杀虫剂、灭鼠药、各种生物制品的研制发明日新月异,使传染病的预防入新的历史时期,为控制与消灭传染病的预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为控制与消灭传染病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解放前的旧中国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流行猖獗;五大寄生虫使数千万人患病,解放初期我国就有1100多万人患血吸虫病、3000余万人患疟疾、2400万人感染丝虫病、50余万人患黑热病。“在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四大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开展了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推行免疫计划预防接种,在传染病防治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消灭了天花、人间鼠疫已基本控制。霍乱、黑热病、登革热脊髓灰质炎白喉麻疹、伤寒、血吸虫病、丝虫病、疟疾等在大部分地区及一定范围内得到控制,但未能完全控制。有些传染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因预防措施尚未完全解决,或未能全面推广与落实,还不能完全控制其发生与流行。过去未有报道现在我国新发现的传染病有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军团病、莱姆(Lyme)病。国内没有而可能从国外传入的传染病拉沙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创伤性诊断与治疗措施的采用;放疗、化疗、抗癌药物,影响机体免疫功能药物的应用,可致机会致病性病原体的感染。目前超向于纳入传染病学范畴。未来战争中敌人对生物武器的使用,可在一定地区一定范围内,引起某种传染病的大流行,为此,部队医务工作者更须提高警惕,注意战争狂人在战时对生物武器的使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发生与流行。

学习传染病的目的在于利用已有的基础知识,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发展、转归的基本规律,学习向传染病作斗争的方法,全心全意为军民服务,为控制与消灭传染病担负起这一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学习重点侧重诊断与治疗,但是学好与掌握传染病尤必须具备与传染病打好基础。学习中注意各病之间的共性与特殊性,理论联系实际,融会贯通,达到熟练地运用于临床实践。传染病学总论,主要介绍本学科的基本概念,从而为学习传染病各论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传染病》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传染病》书籍目录
  1. 学习传染病的目的与任务《传染病》
  2. 学五运六气纲领《古今医统大全》
  3. 学习的方法和要求《中医养生学》
  4. 学问的传承《思考中医》
  5. 学习的形式《生理学》
  6. 学木核《名医别录》
  7. 学习和记忆《生理学》
  8. 学木核《证类本草》
  9. 学习和记忆的机制《生理学》
  10. 学木核《新修本草》
  11. 学习和研究病理生理学的指导思想《病理生理学》
  12. 学木核《千金翼方》
  13. 学习困难《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14. 学龄前期保健《中医儿科学》
  15. 学校《医学心理学》
  16. 学龄前期《中医儿科学》
  17. 学医便读《中医词典》
  18. 学龄期保健《中医儿科学》
  19. 学医说《研经言》
  20. 学龄期《中医儿科学》
  21. 学医宜慎《冷庐医话》
  22. 学究丸,治丈夫心脾疼《是斋百一选方》
  23. 学诊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24. 学会午睡《家庭医学百科·预防保健篇》
  25. 雪蚕《本经逢原》
  26. 学、撰、辑《中医名词词典》
  27. 雪貂《实验动物科学》
  28. 穴在阴掌者《幼科推拿秘书》
  29. 雪羹汤《老年百病防治》
  30. 穴在阴膊者《幼科推拿秘书》
  31. 雪羹汤(《古方选注》)《中医饮食营养学》

《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