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学

《传染病》书籍目录

世界上寄生于人体的丝虫有8种,我国仅有斑氏丝虫和马来丝虫流行。

斑氏和马来丝虫成虫形态相似,细长如线,乳白色,表面光滑,雌雄异体。斑氏雄虫身长 28.2~42mm,马来雄虫身长20~28mm,两种雌虫身长约为雄虫一倍。雌雄成虫常相互缠绕,寄生于淋巴管及淋巴结内。寿命可长达12年或更久。

雌虫胎生幼虫,成丝状活动,称微丝蚴。斑氏微丝蚴长约280μm,宽约7μm;马来微丝蚴较斑氏短细。微丝螺从淋巴系统进入血循环后,白天多藏匿于肺的微血管内,夜间进入周围血液循环,具有明显的夜周期性。通常马来微丝蚴为晚8时至次晨4时,斑氏微丝蚴为夜晚10时至次晨2时。微丝蚴周期性的机理尚未完全清楚,有以下几种解释:①人在睡眠时,迷走神经处于兴奋状态,肺部微血管扩张,微丝蚴大量从肺进入周围血液;②肺和周围血液中氧分压的变化可改变微丝蚴的周期性。夜间给患者吸入O2,提高血的氧分压,则周围血中微丝蚴数量减少;③与微丝蚴体内的自发萤光颗粒有关。凡微丝蚴体内含有萤光颗粒多的,其夜现周期性明显,反之则不明显。

微丝蚴在人体内可存活数月~2年以上。斑氏微丝蚴和马来微丝蚴在形态上有显著差别,两者区别见表及图。

表 斑氏及马来微丝蚴鉴别要点

种别斑氏微丝蚴马来微丝蚴
大小(染色后)244~296×5.3~7.0微米177~230×5~6微米
体态柔和,弯曲自然,无小弯较硬,大弯之外虫体可有小弯曲
头端空隙较短,长度与宽度约相等或略长较长,长度较宽度约长1~2倍
体核圆形或椭圆形,各自分开,排列整齐不规则,大小不等,排列不整齐,核与核聚集
排泄孔较小,排泄细胞在排泄孔旁较大,排泄细胞距排泄孔较远
G细胞G1较小,与G2距离远G1较大,与G2距离较近
肛孔小,常不显著较大,显著
尾部渐渐尖细,无尾核有2个尾核,前后排列,有尾核处较膨大

斑氏和马来丝虫生活史

斑氏和马来丝虫生活史分为二个阶段:一个阶段在蚊虫(中间宿主)体内;另一阶段在人(终宿主)体内。

(一)在蚊体内 雌蚊叮咬微丝蚴阳性患者时,微丝蚴被吸入蚊胃内,经1~7小时脱鞘,穿过胃壁,经腹腔进入胸肌,约1~3周经二次脱皮,发育成传染期幼虫,离开胸肌,移行至蚊吻下唇,再叮咬人时,侵入人体。

(二)在人体内 传染期幼虫侵入人体后,部分幼虫在组织内移行和发育过程中死亡,部分幼虫到达淋巴管或淋巴结,经8~12个月发育为成虫,交配后,产生微丝蚴。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传染病》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传染病》书籍目录
  1. 病原学《传染病》
  2. 病原学《传染病》
  3. 病原学《传染病》
  4. 病原学《传染病》
  5. 病原学《传染病》
  6. 病原学《传染病》
  7. 病原学《传染病》
  8. 病原学《传染病》
  9. 病原学《传染病》
  10. 病原学《传染病》
  11. 病原学《传染病》
  12. 病原学《传染病》
  13. 病原学《儿科学》
  14. 病原学《传染病》
  15.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16. 病原学《传染病》
  17.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18. 病原学《传染病》
  19.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20. 病原学《传染病》
  21.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22. 病原学《传染病》
  23.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24. 病原学《传染病》
  25.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26. 病原学《传染病》
  27.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28. 病原学《传染病》
  29.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
  30. 病原学《传染病》
  31. 病原学《基因诊断与性传播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