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

《传染病》书籍目录

(一)治疗原则 ①早治疗。诊断一经确立,立即给予治疗,以防疾病向慢性发展;②联合用药,剂量足,疗程够。一般联合两种抗菌药,连用2~3个疗程;③中医结合。中医包括蒙医、藏医和汉医;④综合治疗。以药为主,佐以支持疗法,以提高患者抵抗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基础治疗和对症治疗 ①休息。急性期发热患者应卧床休息,除上厕所外,一般不宜下床活动;间歇期可在室内活动,也不宜过多。②饮食。应增加营养,给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并给足够水分及电解质。③出汗要及时擦干,避免风吹。每日温水擦浴并更换衣裤一次。④高热者可用物理方法降温,持续不退者也可用退热剂;中毒症状重、睾丸肿痛者可用皮质激素;关节痛严重者可用5~10%硫酸镁湿敷;头痛失眠者用阿斯匹林、苯巴比妥等。⑤医护人员应安慰病人,做好患者思想工作,以树立信心。

(三)抗菌治疗 急性期要以抗菌治疗为主。常用抗生素有链霉素、四环素族药物、磺胺类及TMP,另外氯霉素、利福平、氨苄青霉素也可试用。通常采用:链霉素加四环素族药物或氯霉素。链霉素1~2g/日,分两次肌注;四环素族类的四环素2g/日,分四次服;强力霉素较四环素强,仅需0.1~0.2g/日;氯霉素2g/日,分次服。第二为TMP加磺胺类药或加四环素族药。如复方新诺明(每片含TMP80mg,SMZ400mg),4~6片/日,分两次服。为了减少复发,上述方案的疗程均需3~6周,且可交替使用上述方案2~3个疗程。疗程间间歇5~7天。利福平为脂溶性,可透过细胞壁,抗菌谱较广,值得试用。

(四)菌苗疗法适用于慢性期患者,治疗机理是使敏感性增高的机体脱敏,减轻变态反应的发生。方法有静脉、肌肉、皮下及皮内注射,视患者身体情况,接受程度而守。每次注射剂量依次为40万、60万、80万、200万、350万、1050万、2550万、6050万菌体,每天、隔日或间隔3~5日注射一次。以7~10次有效注射量为一疗程。菌苗疗法可引起剧烈全身反应,如发冷、发热、原有症状加重,部分患者出现休克呼吸困难。故肝肾功能不全者,有心血管疾病、肺结核者以及孕妇忌用。菌苗疗法也宜与抗菌药物同时应用。

(五)水解素和溶菌素疗法 水解素和溶菌素系由弱毒布鲁氏菌经水解及溶菌后制成,其作用与菌苗相似,疗效各说不一。

(六)中医中药疗法 祖国医学认为急性期系外感湿热病邪为患,慢性期因久病正气耗伤,风、寒、湿三气杂合,表现为虚证、血瘀、痹证和湿热等。治疗应辨证施治。急性期给予清热、利湿、解毒方剂,如三仁汤独活寄生汤等。慢性期根据证型分别用益气阴煎,细辛牡蛎汤,复方马钱子散,逐瘀汤,化瘀丸,三黄一见喜汤,晰蜴散,穿山龙制剂等。中国科学院流研所应用白瓜丸白芷、川草、木瓜、牛夕、防风地骨皮、双花、乳香当归、全虫、肉桂生地白芍麦冬甘草连翘、青陈皮黄连)治疗190例,总有效率达93.68%对疼痛改善尤为显著。

针炙也有一定疗效。

(七)其它疗法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中毒症状重者,伴有睾丸炎者,伴顽固性关节痛者可应用。免疫增强剂及免疫调节剂,如左旋米唑、转移因子等对调节机体免疫力可能有益。物理疗法对症治疗也可应用。

慢性期的并发症治疗可随症使用抗生素及对症措施。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传染病》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传染病》书籍目录
  1. 治疗《传染病》
  2. 治疗《传染病》
  3. 治疗《传染病》
  4. 治疗《传染病》
  5. 治疗《传染病》
  6. 治疗《传染病》
  7. 治疗《传染病》
  8. 治疗《传染病》
  9. 治疗《传染病》
  10. 治疗《传染病》
  11. 治疗《传染病》
  12. 治疗《传染病》
  13. 治疗《传染病》
  14. 治疗《传染病》
  15. 治疗《传染病》
  16. 治疗《传染病》
  17. 治疗《传染病》
  18. 治疗《传染病》
  19. 治疗《传染病》
  20. 治疗《传染病》
  21. 治疗《传染病》
  22. 治疗《传染病》
  23. 治疗《传染病》
  24. 治疗《传染病》
  25. 治疗《传染病》
  26. 治疗《传染病》
  27. 治疗《传染病》
  28. 治疗《传染病》
  29. 治疗《传染病》
  30. 治疗《传染病》
  31. 治疗《传染病》

《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