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传染病》书籍目录

(一)流行病学资料 菌痢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多见于学龄前儿童,病前一周内有不洁饮食或与患者接触史。

(二)主要临床表现

1.急性典型菌痢 发热腹痛腹泻、粘脓血便、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等,临床诊断并有困难。

2.急性非典型菌痢 急性发作性腹泻,每日便次超过3次或腹泻连续2日以上,仅有稀水样或稀粘液便者,应注意:①病前一周内有菌痢接触史;②伴有“里急后重”感;③左下腹明显压痛;④粪便镜检10个高倍视野(HP),平均每个HP白细胞多于10个或连续2次镜检,白细胞总数每个HP超过5个(不含灌肠液或肠试);⑤粪便培养检出痢菌。具有上述前3项中之一和后2项中之一者即可诊断。

新生儿及乳幼儿菌痢症状常不典型,多表现为消化不良样粪便,易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3.急性中毒型菌痢 该型病情进展迅猛、高热惊厥,于起病数小时内发生意识障碍或伴循环、呼吸系统衰竭的临床表现先后或同时出现者。

(三)实验室检查

1.外周血象 急性菌痢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多增加,中毒型菌痢可达15~30×109/L以上,有时可见核左移。慢性菌痢常有轻度贫血象。

2.粪便

(1)镜检:可见较多白细胞或成堆脓细胞,少量红细胞和巨噬细胞。血水便者红细胞可满视野。

(2)培养:检出痢菌即可确疹。应取早期、新鲜、勿与尿液混合、含粘脓血的粪便或肠试,多次送检,可提高检出阳性率。

3.快速病原学检查 近年来开展荧光抗体染色法、荧光菌球法、增菌乳胶凝集法、玻片固相抗体吸咐免疫荧光技术等方法,比较简便、快速,敏感性亦较好,有利于早期诊断。

4.乙状结肠镜检查 急性期可见肠粘膜明显充血、高度水肿、点片状出血、糜烂、溃疡,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附着以及肠管痉挛等改变。慢性期的肠粘膜多呈颗粒状,血管纹理不清,呈苍白肥厚状,有时可见息肉或瘢痕等改变。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传染病》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传染病》书籍目录
  1. 诊断《传染病》
  2. 诊断《传染病》
  3. 诊断《传染病》
  4. 诊断《传染病》
  5. 诊断《传染病》
  6. 诊断《传染病》
  7. 诊断《传染病》
  8. 诊断《传染病》
  9. 诊断《传染病》
  10. 诊断《传染病》
  11. 诊断《传染病》
  12. 诊断《传染病》
  13. 诊断《传染病》
  14. 诊断《传染病》
  15. 诊断《传染病》
  16. 诊断《传染病》
  17. 诊断《传染病》
  18. 诊断《传染病》
  19. 诊断《传染病》
  20. 诊断《传染病》
  21. 诊断《传染病》
  22. 诊断《传染病》
  23. 诊断《传染病》
  24. 诊断《传染病》
  25. 诊断《传染病》
  26. 诊断《传染病》
  27. 诊断《传染病》
  28. 诊断《传染病》
  29. 诊断《传染病》
  30. 诊断《核、化学武器损伤》
  31. 诊断《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