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黄之术】

诊断

《传染病》书籍目录

(一)临床诊断 凡发热患者,如有与牛羊等家畜接触史,当地有本病存在时,应考虑Q热的可能性。对伴有剧烈头痛肌痛肺炎肝炎外斐氏试验阴性者应高度警惕。

(二)实验室检查

1.血象 血细胞计数正常,中性粒细胞轻度左移,血小板可减少,血沉中等程度增快。

2.血清学

(1)补体结合试验 急性Q热Ⅱ相抗体增高,Ⅰ相抗体呈低水平。若单份血清Ⅱ相抗体效价在1:64以上有诊断价值,病后2~4周,双份血清效价升高4倍,可以确诊。慢性Q热,Ⅰ相抗体相当或超过Ⅱ相抗体水平。

(2)微量凝集试验 Ⅰ相抗原经三氯醋酸处理转为Ⅱ相抗原,用苏木紫染色后在塑料盘上与病人血清发生凝集。此法较补体结合试验敏感,阳性出现率(第一周阳性率50%,第2周阳性率90%),也可采用毛细管凝集试验。但特异性不如补结合试验。

(3)免疫荧光及EliSA检测Q热特异性IgM(抗Ⅱ相抗原),可用于早期诊断。

3.病原分离 取血、痰、尿或脑脊液材料,注入豚鼠腹腔,在2~5周内测定其血清补体结合抗体,可见效价上升;同时动物有发热及脾肿大,剖检取脾组织及脾表面渗液涂片染色镜检病原体;也可用鸡胚卵黄囊或组织培养方法分离立克次体,但须在有条件实验室进行,以免引起实验室内感染。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传染病》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传染病》书籍目录
  1. 诊断《传染病》
  2. 诊断《传染病》
  3. 诊断《传染病》
  4. 诊断《传染病》
  5. 诊断《传染病》
  6. 诊断《传染病》
  7. 诊断《传染病》
  8. 诊断《传染病》
  9. 诊断《传染病》
  10. 诊断《传染病》
  11. 诊断《传染病》
  12. 诊断《传染病》
  13. 诊断《传染病》
  14. 诊断《传染病》
  15. 诊断《传染病》
  16. 诊断《传染病》
  17. 诊断《传染病》
  18. 诊断《核、化学武器损伤》
  19. 诊断《传染病》
  20. 诊断《核、化学武器损伤》
  21. 诊断《传染病》
  22. 诊断《核、化学武器损伤》
  23. 诊断《传染病》
  24. 诊断《核、化学武器损伤》
  25. 诊断《传染病》
  26. 诊断《预防医学》
  27. 诊断《传染病》
  28. 诊断《预防医学》
  29. 诊断《传染病》
  30. 诊断《中医诊断学》
  31. 诊断《传染病》

《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