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瘰(四)

《外科枢要》书籍目录

(妇人症见《妇人良方》,小儿症见《保婴粹要》)

夫瘰 之病,属三焦肝、胆二经怒火风热血燥,或肝肾二经精血亏损,虚火内动,或恚怒气逆候多生于耳前后项腋间,结聚成核,初觉憎寒恶热,咽项强痛。若寒热 痛者,此肝火风热而气病也,用小柴胡汤,以清肝火;并服加味四物汤,以养肝血。若寒热既止,而核不消散者,此肝经火燥而血病也,用加味逍遥散,以清肝火;六味地黄丸,以生肾水。若肿高而稍软,面色水淋漓,肌体羸瘦者,必纯补之剂,庶可收敛,否则变为九 。《内经》曰∶陷脉为 ,留连肉腠。即此病也。外用豆豉饼琥珀膏,以驱散寒邪,补接阳气;内服补中益气汤六味丸,以滋肾水,培肝木,健脾土,亦有可愈者。大抵肝胆部分结核,不问大小,其脉左关弦紧,左尺洪数者,乃肾水不能生肝木,以致肝火燥而筋挛。须用前药,以滋化源,是治其本也。《外台秘要》云∶肝肾虚热则生 。《病机》云∶瘰 不系膏粱丹毒火热之变,因虚劳气郁所致。止宜补形气,调经脉,其疮自消散,盖不待汗之下之而已也。其不详脉证、经络受病之异者,下之则犯经禁、病禁、虚虚之祸,如指诸掌。若脉洪大,元气虚败,为不治。若面 白为金克木,亦不治。若眼内赤脉贯瞳人,见几条则几年死,使不从本而治,妄用伐肝之剂,则误矣。盖伐肝则脾土先伤,脾伤则损五脏之源矣。可不慎哉!

【治验】

阁老杨石斋子年十七,发热作渴,日晡颊赤,左关赤脉大而浮。此肝肾阴虚,用补阴八珍汤主,佐以芍药熟地、麦门、五味,脓水稠而肌肉生;更服必效散一剂, 毒去而疮口敛容台张美之善怒,孟春患此,或用伐肝之剂,不愈。余以为肝血不足,用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汤,以滋化源,至季冬而愈。

一儒者愈后,体瘦发热,昼夜无定。此足三阴气血俱虚,用八珍加麦门、五味,二十余剂;又用补中益气加麦门、五味,及六味丸而愈。

儒者杨泽之,缺盆间结一核。余谓∶此肝火血燥而筋挛,法当滋肾水,生肝血。彼反用行气化痰,外敷南星商陆,益大如碗。余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以滋肾水;间用芦荟丸,以清肝火。年余,元气复而消。

儒者张子容,素善怒,患此久而不愈。疮出鲜血,左关弦洪,重按如无,此肝火动而血妄行,症属气血俱虚。用补中益气汤,以补脾肺,用六味丸,以滋肝肾而愈。

一男子颈间结核大溃。一妇人左眉及发际结核。并用栀子清肝散海藻散坚丸,以清肝火养肝血益元气而愈。此症亦有大如升斗者,亦治以前药可愈。

陆子温两耳下肿硬,用伐肝软坚之剂益甚。其脉左关弦紧,左尺洪数,此肾水亏损而筋挛也,当生肺金,滋肾水,则肝得血而筋自舒矣。彼不悟,仍服前药,竟致不起。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外科枢要》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外科枢要》书籍目录
  1. 论瘰《外科枢要》
  2. 论鹿茸麋茸《苏沈良方》
  3. 论瘰治法《外科精义》
  4. 论漏芦《苏沈良方》
  5. 论麻疹属腑治法《冯氏锦囊秘录》
  6. 论龙芮《苏沈良方》
  7. 论麻子《苏沈良方》
  8. 论六味车螯散《外科理例》
  9. 论脉《景岳全书》
  10. 论六十日交气日刻《古今医统大全》
  11. 论脉《景岳全书》
  12. 论六十年客气《古今医统大全》
  13. 论脉《虚损启微》
  14. 论六气所生之病《史载之方》
  15. 论脉病外内证诀《华佗神方》
  16. 论六脉《古今医统大全》
  17. 论脉次第《阴证略例》
  18. 论六经正病《医学入门》
  19. 论脉候法《外台秘要》
  20. 论六经无再传《叶选医衡》
  21. 论脉紧要诸条《冯氏锦囊秘录》
  22. 论六经传受《刘河间伤寒医鉴》
  23. 论脉诀《中风论》
  24. 论六病《古今医统大全》
  25. 论脉诀合河图洛书《脉诀乳海》
  26. 论瘤赘《外科枢要》
  27. 论脉要《华佗神方》
  28. 论流注《外科枢要》
  29. 论脉证《刘河间伤寒医鉴》
  30. 论流气饮十宣散《外科理例》
  31. 论脉证名状二十六种所主病证《疡医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