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疮疡二十六脉所主(一)

《外科枢要》书籍目录

浮脉之诊,浮于指下,按之不足,举之有余,再再寻之,状如太过,瞥瞥然见于皮毛间。其主表症,或为风,或为虚。浮大而散者,心也。浮而短涩者,肺也。浮而数者,热也。而反恶寒者,疮疽之谓也。

洪脉之诊,似浮而大,按举之则泛泛然满三部,其状如水之洪流,波之涌起。其主血实积热疮肿。论曰∶脉洪大者,疮疽之病进也。如疮疽结脓未成者,宜下之。脓溃之后,脉见洪大则难治。若自利者,不可救也。

滑脉之诊,实大相兼,往来流利如珠,按之则累累然滑也。其主或为热,或为虚,此阳脉也。疮疽之病,脓未溃者,宜内消也。脓溃之后,宜托里也。所谓始为热,终为虚也。

数脉之诊,按之则呼吸之间,动及六至,其状似滑而数也。若浮而数则表热,沉而数则里热也。又曰∶诸数为热。仲景云∶脉数不时见,则生恶疮也。又云∶肺脉俱数,则生疮也。诊诸疮洪数者,里欲有脓结也。

散脉之诊,似浮而散。按之则散而欲去,举之则大而无力,主气实而血虚,有表无里,疮肿脓溃之后,而烦痛尚未痊退,诊其脉,洪滑粗散者难治,以其正气虚,邪气实也。又曰∶肢体沉重,肺脉大则毙,谓浮散者也。

长脉之诊,按之则洪大而长出于本位,其主阳气有余也。伤寒得之,欲汗出自解也。长而缓者,胃脉也,百病皆愈,谓之长者,则易治也。

芤脉之诊,似浮而软,按之中央空两边实,其主血虚,或为失血。疮肿之病,诊得芤脉,脓溃后易治,以其脉病相应故也。

牢脉之诊,按之则实而弦,且沉且浮而有牢坚之意。若瘰 结肿,诊得牢脉者,不可内实脉之诊,按举有力而类结,曰实。经曰∶邪气胜则实。久病虚人,得此最忌。疮疽之人,得此宜急下之,以其邪气与脏腑俱实故也。

弦脉之诊,按之则紧而弦,其似紧者为弦。如按弦而不移,紧如切绳而转动,以此为异。春脉浮弦而平,不时见则为饮为痛,主寒主虚。疮疽论曰∶内寒外热,欲发疮疽也。

紧脉之诊,似弦而紧,按之如切绳而转动,其主切痛积癖。凡疮肿得之,气血沉涩也,涩脉之诊,按之则散而复来,举之则细而不足,脉涩则气涩也。亦主血虚疮肿,溃后得短脉之诊,按举则不及本位。《内经》曰∶短则气病,以其无胃气也。诸病脉短者,皆难治。疮肿脉短,真气短也。

细脉之诊,按之则萦萦如蛛丝而欲绝,举之如无而似有,细而微,其正亡阳衰也。疮肿之病,脉来细而沉,时值者,里虚而欲变症也。

微脉之诊,按之则软小而极微,其主虚也。真气复者生,邪气胜者危。疮肿溃后,脉微而匀,举自瘥也。

迟脉之诊,按举来迟,呼吸定息,方得三至。其状似缓而稍迟,痼疾得之则善,新疾得之则正气虚惫。疮肿得之,溃后自痊也。

缓脉之诊,按之似迟,而稍 于迟。仲景云∶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涩,阴阳同等,谓之长缓。脉见长缓,百疾自瘳。凡疮肿溃后,其脉涩迟缓者易愈,以其脉病相应,是有胃气沉脉之诊,举之不足,按之方见如烂绵,其主邪气在脏也。水气得之则逆,此阴脉也。

伏脉之诊,比沉不同,伏于筋下,推筋而后见。与沉相类,而邪气益深矣。

虚脉之诊,按之不足,极大而软,轻举指下豁然而空。经曰∶脉虚则血虚,血虚生寒,阳气不足也。疮肿脉虚,宜托里和气养血也。

软脉之诊,按之则如帛在水中,极软而沉细,亦谓之软,其主胃气弱。疮肿得之,宜补弱脉之诊,似软而极微,来微而似有。仲景云∶微弱之脉,绵绵如泻漆之绝,其主血气俱虚,形精不足。大抵疮家沉迟濡弱,皆宜托里。

促脉之诊,按之则去数,来时一止而复来。仲景云∶阳盛则促,主热蓄于里也,下之则和。疮肿脉促,亦宜下之。

结脉之诊,按之则往来迟缓,时一止而复来。仲景云∶阴盛则结。经曰∶促结则生,代代脉之诊,其止有常数而不忒,如十动一止,虽数十次皆见于十动之后;如二十动一止十次皆见于二十动之后。代者气衰也,诸病见之不祥。凡疮肿之病,脉促结者难治,而况见动脉之诊,见于关上,无头尾,如豆大,厥厥然而动摇者是也。《脉经》曰∶阴阳相搏,故谓之动。动于阳,则阳气虚而发厥,动于阴,则阴气虚而发热,是阳生于尺而动于寸,阴生于寸而动于尺,不可不辨也。

谨按∶脉者,人身之造化,病机之外见,医家之准绳,不可不精究而熟察。至于太溪、冲阳,又为诊法之要,生死之机也。故十二经脉,皆系于生气。是气者,人之根本。寸口脉平而死者,生气独绝于内也。《难经》云∶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能为害。是脉有根本,人有元气也。夫人受气于谷,乃传于脏腑,清者为荣,浊者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周流一身,昼夜各有常度,其不相应者病也。病至于甚,脉道乃乖抑。尝治雀啄屋漏之类,若因药饵克伐所致,急用参、 、归、术、姜、附之剂,多有复生者,不可遂弃而不治也。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外科枢要》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外科枢要》书籍目录
  1. 论疮疡二十六脉所主《外科枢要》
  2. 论疮疡当舍时从症《外科枢要》
  3. 论疮疡发寒热或汗《外科理例》
  4. 论疮疡当舍时从证《疡医大全》
  5. 论疮疡发痉(痉当作)《疡医大全》
  6. 论疮疡当明本末虚实《外科枢要》
  7. 论疮疡发热恶寒烦躁头痛《疡医大全》
  8. 论疮疡大便泻利《外科枢要》
  9. 论疮疡发热烦躁《外科枢要》
  10. 论疮疡大便泻利《疡医大全》
  11. 论疮疡分五方治法不同《疡医大全》
  12. 论疮疡大便秘结《外科枢要》
  13. 论疮疡附子不可轻用《疡医大全》
  14. 论疮疡大便秘结《疡医大全》
  15. 论疮疡寒热逆从用药法《疡医大全》
  16. 论疮疡疮口黑晕疮内无血色《疡医大全》
  17. 论疮疡忌围寒凉之药《疡医大全》
  18. 论疮疡疮毒入内罨《疡医大全》
  19. 论疮疡僵肉《疡医大全》
  20. 论疮疡喘急《疡医大全》
  21. 论疮疡类破伤风《疡医大全》
  22. 论疮疡出血《外科枢要》
  23. 论疮疡挛急牵阴入腹《疡医大全》
  24. 论疮疡出血《疡医大全》
  25. 论疮疡面赤不得攻下《疡医大全》
  26. 论疮疡补泻不可倒施《疡医大全》
  27. 论疮疡目斜视上《疡医大全》
  28. 论疮口冷涩难合《外科精要》
  29. 论疮疡泥用定痛散《外科枢要》
  30. 论疮口《外科大成》
  31. 论疮疡泥用止痛药《疡医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