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耳疮(二)

《外科枢要》书籍目录

耳疮属手少阳三焦经,或足厥阴肝经血虚风热,或肝经燥火风热,或肾经虚火等因。若发热热作痛,属肝经风热,用小柴胡汤,加山栀川芎。若内热口干,属肾经虚火,用加味地黄丸;如不应,用加减八味丸。余当随症治之。

【治验】

文选姚海山耳根赤肿,寒热作痛,此属三焦风热也。但中气素虚,以补中益气,加山栀、炒黄芩牛蒡子,治之而愈。

一儒者因怒,耳内作痛出水,或用祛风之剂,筋挛作痛,肢体如束,此肝火伤血也,用六味丸料,数服而愈。

举人毛石峰子年二十,耳内出水,或作痛年余矣,脉洪数,左尺益甚,此属肝肾二经虚热也,用加减八味丸料,一剂而愈。

一男子每入房,耳内或作痒,或出水,常以银簪探入,甚喜阴凉,此属肾经虚热也,用加减八味丸而愈。

一妇人因怒发热,每经行即两耳出脓,两太阳作痛,以手按之,痛稍止。怒则胸胁乳房胀肿,或寒热往来,或小便频数,或小腹胀闷,此皆属肝火血虚也。先用栀子清肝散二剂,又用加味逍遥散数剂,诸症悉退;又以补中益气加五味而全愈。

一妇人经行后,因怒气劳役,发热寒热,耳内作痛,余以经行为血虚,用八珍汤柴胡。怒气为肝火,用加味逍遥散。劳役为气伤,用补中益气汤加山栀而愈。

一妇人耳内作痛,或肿 ,寒热发热,面色素青黄,经行则变赤。余以为怒气伤肝,郁结伤脾。用加味归脾汤加味逍遥散而愈。

一妇人耳内肿痛,寒热口苦,耳内出水, 连颈项,饮食少思,此肝火甚而伤脾也。用小柴胡汤加山栀、牡丹皮稍愈,用加味逍遥散,及八珍汤柴胡、山栀、丹皮,调补肝脾而一孀妇,或耳内外作痛,或项侧结核,内热晡热,月经不调,唾痰少食,胸膈不利。余以太卿魏庄渠,癸卯仲冬,耳内作痛,左尺洪大而涩。余曰∶此肾水枯竭,不能生肝木,当滋明年季春十八日,复请治。昏愦不语,顺耳之分已有脓矣,且卵缩便数,方信余言,求治。

辞不克,用六味丸料一钟,阴茎舒出,小便十减六七,神思顿醒。余曰∶若砭脓出,庶延数日,为立嗣之计,否则脓从耳出,死立待矣,或谓不砭可生者。余因辞归,翌日,果耳内出脓,至二十一日,己未火日而卒。

宪副姜时川,癸卯冬,右手寸口浮数而有痰,口内若有疮然。余曰∶此胃火传于肺也,,慎起居,以御之。甲辰秋,尺脉洪数而无力。余曰∶此肺金不能生肾水,无根之火上炎也。宜静调养,滋化源以治之。彼云∶今喉耳不时燥痛,肢体不时发热。果是无根之火,殒无疑矣。后会刘古峡云∶姜公之病,已如尊料。遂拉同往视,喉果肿溃,脉愈洪大,又误以为疮毒,而投苦寒之剂。卒于仲冬二十八日,乃药之促其亡也,否则尚能延至仲夏。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外科枢要》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外科枢要》书籍目录
  1. 论耳疮《外科枢要》
  2. 论儿之寿夭《儿科萃精》
  3. 论发斑《原要论》
  4. 论恶肉《外科理例》
  5. 论发背《外科枢要》
  6. 论多骨疽《外科枢要》
  7. 论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之误《质疑录》
  8. 论断《外科学总论》
  9. 论发搐《原要论》
  10. 论读医书之难《知医必辨》
  11. 论发疮《温热经纬》
  12. 论读景岳书不可专得其温补之益《吴医汇讲》
  13. 论发痉《外科枢要》
  14. 论独胜散《外科理例》
  15. 论发热恶寒《伤寒发微论》
  16. 论毒归诸脏危症《冯氏锦囊秘录》
  17. 论发热三朝生死诀《疡医大全》
  18. 论痘疹子脓泡先后顺逆《疡医大全》
  19. 论翻花疮《外科枢要》
  20. 论痘疹治法《小儿痘疹方论》
  21. 论方《中医词典》
  22. 论痘疹受病之由《小儿痘疹方论》
  23. 论防风通圣散《外科理例》
  24. 论痘疹斑疹脓先后顺逆《冯氏锦囊秘录》
  25. 论飞龙夺命丹《外科理例》
  26. 论痘痈疹毒不同《冯氏锦囊秘录》
  27. 论肥人疮疡《疡医大全》
  28. 论痘五不治《冯氏锦囊秘录》
  29. 论肺病治法《医学衷中参西录》
  30. 论痘始终顺逆险(计十条)《冯氏锦囊秘录》
  31. 论肺疽肺痿《外科枢要》

《外科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