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阴户生疮

《济阴纲目》书籍目录

大全云∶妇人少阴脉数而滑者,阴中有疮,名曰 ,或痛或痒,如虫行状,脓水淋沥,亦有阴蚀几尽者,皆由心神烦郁,脾胃虚弱,致血气流滞耳。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若论诸痛痒疮,当从手少阴,若以疮在下部,当从足少阴)。又云∶阳明主肌肉,治之当补心养胃,外以熏洗坐导药治之乃可。薛氏曰∶妇人阴中生疮,乃七情郁火,伤损肝脾,湿热下注。其外证,有阴中舒如蛇,俗呼阴挺,有翻突如饼,俗呼阴菌,亦有如鸡冠花,亦有生诸虫,亦有肿痛湿痒,溃烂出水,胀闷脱坠者(俱属肝胆之火,少分虚实求治);其内证,口干内热,体倦,经候不调,或饮食无味,晡热发热,胸膈不利,胁肋不调,小腹痞胀,赤白带下,小水淋涩。其治法,肿痛者,宜用四物汤柴胡山栀牡丹皮龙胆草;湿痒者,宜用归脾汤加山栀、牡丹皮、柴胡;淋涩者,宜用龙胆泻肝汤白术、牡丹皮,溃腐者,宜用加味逍遥散;肿闷脱坠者,宜用补中益气汤加山栀、牡丹皮,佐以外治之法。(以肿痛属血虚肝热,湿痒为脾虚肝热,淋涩属肝肾有热,腐溃属肝脾,肿脱为不足有火,故其立方如此)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济阴纲目》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济阴纲目》书籍目录
  1. 论阴户生疮《济阴纲目》
  2. 论阴疮毒似阳疮《疡医大全》
  3. 论阴户肿痛《济阴纲目》
  4. 论阴疮《外科精义》
  5. 论阴火为心乘土位《质疑录》
  6. 论阴不得有汗《伤寒发微论》
  7. 论阴厥《华佗神方》
  8. 论疫疹之脉不宜表下《疫疹一得》
  9. 论阴冷《济阴纲目》
  10. 论疫疹之脉不能表下《温热经纬》
  11. 论阴脉小便不通《阴证略例》
  12. 论疫疹因乎气运《疫疹一得》
  13. 论阴挺下脱《济阴纲目》
  14. 论疫与伤寒似同而异《温热经纬》
  15. 论阴阳表里灸法三十七首《外台秘要》
  16. 论疫与伤寒似同而异《疫疹一得》
  17. 论阴阳大要《华佗神方》
  18. 论疫《医学心悟》
  19. 论阴阳二络《阴证略例》
  20. 论宜灸不宜灸并汤沐四肢法《阴证略例》
  21. 论阴阳法《疡医大全》
  22. 论医者宜避疮毒侵袭《疡医大全》
  23. 论阴阳痞格《华佗神方》
  24. 论医者更易良方《外科精要》
  25. 论阴阳易分热寒《阴证略例》
  26. 论医者胆大心小《疡医大全》
  27. 论阴痒生虫《济阴纲目》
  28. 论医者病家得失《冯氏锦囊秘录》
  29. 论阴证大便秘《阴证略例》
  30. 论衣服门《养生导引秘籍》
  31. 论阴证发渴《阴证略例》

《济阴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