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胀痛

《济阴纲目》书籍目录

大全云∶产后两胁胀满气痛,由膀胱宿有停水,因产后恶露下不尽,水壅痞与气相搏,积在膀胱,故令胁肋胀满,气与水相激,故令痛也。(胁胀痛,由膀胱停水所致,是何见解,用何汤药,宜考之)

薛氏曰∶前症若肝经血瘀,用玄胡索散玄胡索散见前腹痛条)。若肝经气滞,用四君青皮柴胡。若肝经血虚,用四物参术柴胡(俱属肝经,而有胜克乘制之异,故治不同)。气血俱虚,用八珍柴胡。若肾水不足,不能生肝,用六味丸。若肺金势盛,克制肝木,用泻白汤,仍参前论主之。

一产妇因怒,两胁胀痛,吐血甚多,发热恶寒,胸腹胀痛,余以为气血俱虚,用八珍加柴胡丹皮炮姜,而血顿止,又用十全大补汤,而寒热渐退。此症苟非用姜桂辛温,助脾肺以行药势,不惟无以施功,而反助其胀矣。

干地黄汤 治产后两胁满胀,兼除百病。

干地黄 芍药(各三两) 当归 蒲黄(各二两) 桂心(六两)(世谓木得桂而枯,故用之以治胁痛,然不可不审寒热虚实也。此方以桂心为君,而以血药为铺,用之以温肝家血寒之痛则可,用之以治肝火作痛则不可,须详辨之,生姜亦然) 甘草(一两) 生姜(五两) 大枣(二十枚)

上 咀,以水一斗煮取二分半,分服,日三。

经效方 治产后肝经气滞(气滞二字尽之)不平,胁肋胀痛,或寒热往来, 内热晡热。

当归(一钱半) 芍药(炒) 苦梗 槟榔 枳壳(麸炒,各八分) 桂心 青木香 柴胡(各六分)

上锉,水煎服。

苏葛汤 疗产后恶露不下,血气壅痞,胁胀痛,不下食。

苏木 柴葛(各十二分) 芍药 当归(各八分) 桂心 蒲黄(各六分) 生地黄汁(三合)

上 咀,以水二升煎七合,下蒲黄,分两服。

经效方 理血气烦闷,胁肋胀满及痛。(行血为主)

芍药(八分) 当归(六分) 玄胡索 蒲黄(各四分) 荷叶蒡(炙,三枚)

上水二升煎取七合,后入蒲黄,空心分二服。

当归散产后腹痛,胁肋胀满。

当归 干姜(各等分)

上为末,酒服三钱,水煎,入盐醋少许,食前热服。(一方酒煎)

广济方 疗产后腹痛气胀,胁下闷,不下食,兼微利。(此方治气血虚滞,脾胃不足者尤宜)

浓朴(八分) 人参 当归 茯苓 甘草(各六分) 陈皮 生姜(各四分)

上 咀,以水二升煎取八合,去滓,分温服。

抵圣汤 治产后腹胁闷满,或呕吐者。

赤芍 半夏 泽兰叶 陈皮 人参 甘草(各等分)

上 咀,每服四钱,姜五片,水煎,温服。(以上七方并无川芎,岂胁痛者不宜欤,要知此窍此理)

1000余本中医古籍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下载《济阴纲目》 电子书打不开?

下载所有中医书籍

返回《济阴纲目》书籍目录
  1. 胁胀痛《济阴纲目》
  2. 胁胀痛《证治准绳·女科》
  3. 胁胀痛《女科证治准绳》
  4. 胁痈(疽)《医宗金鉴》
  5. 胁支满《中医词典》
  6. 胁痈(附∶疽)《外科心法要诀》
  7. 胁支痛《中医词典》
  8. 胁痈《外科正宗》
  9. 斜搬法《中医词典》
  10. 胁痈《保婴撮要》
  11. 斜板法《中医词典》
  12. 胁痈《证治准绳·幼科》
  13. 斜刺《中医词典》
  14. 胁痈《续名医类案》
  15. 斜方肌损伤《中医伤科按摩学》
  16. 胁痈《中医词典》
  17. 斜飞脉《中医名词词典》
  18. 胁下支满《中医词典》
  19. 斜飞脉《中医词典》
  20. 胁下痛《中医词典》
  21. 斜视《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22. 胁下疼兼胃口疼《医学衷中参西录》
  23. 斜视《自我调养巧治病》
  24. 胁下偏痛《中医词典》
  25. 斜视《眼科学》
  26. 胁下痞硬《中医词典》
  27. 斜视检查法《眼科学》
  28. 胁下满《中医词典》
  29. 斜隐视《眼科学》
  30. 胁下漏疮《奇效简便良方》
  31. 斜照法及斜照配合放大镜检查法《眼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