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语
大全云∶人心有七孔三毛,产后虚弱,多致停积败血,闭于心窍,神志不能明了。又心气通于舌。心气闭塞则舌亦强矣,故令不语,但服七珍散。(本论所重在败血,而七珍散不用破血之味,为其本于虚也)
薛氏曰∶经云∶大肠之脉散舌下。又云∶脾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不能言。又云∶肾之别脉,上入于心,系舌本,虚则不能言。窃谓前证若心肾气虚,用七珍散;肾虚风热,地黄饮∶大肠风热,加味逍遥散加防风白芷;脾经风热。秦艽升麻汤;肝经风热,柴胡清肝散加防风白芷;脾气郁结,加味归脾汤加升麻;肝木太过,小柴胡加钩藤钩;脾受土侮,六君加升麻白芷钩藤钩;肝脾血虚。用佛手散;脾气虚,用四君子;气血俱虚,八珍汤,如不应,用独参汤,更不应。急加附子,补其气而生其血,若竟用血药则误矣。
一产妇不语,用七珍散而愈,后复不语,内热晡热,肢体倦怠,饮食不进,用加味归脾汤为主,佐以七珍散而愈。后因怒不语(凡新产怒不可有),口噤,腰背反张,手足发搐,或小便见血,面赤,或青或黄,或时兼赤。余曰∶面青,肝之本色也;黄者,脾气虚也;赤者,心血虚也。用八珍汤加钩藤钩、茯苓、远志,渐愈,又用加味归脾汤而痊。
李氏曰∶有临产服汤药过多,胃湿使然者,熟料五积散六君子汤;痰热迷心不语者(不语由于胃湿,谓生痰也,而谓汤药过多何欤,五积散之用又难解),导痰汤;或痰气郁滞,闭目不语者,用孤凤散。
七珍散 治产后虚弱,多致停积败血,闭于心窍,神志不明,又心气通于舌,心气闭塞则舌亦强,故令不语。
人参 石菖蒲 生地黄 川芎(各一两) 细辛(一钱) 防风 辰砂(另研,各五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薄荷煎汤调服。
胡氏孤凤散 治产后闭目不语。
生白矾为末,每服一钱,热水调下。
一方 冶产后不语。
上锉,每服五钱,水煎服。
逐血补心汤 产后失音不语者,心肺二窍为血所侵,又感伤风故也。
当归(一钱半) 赤芍 生地 桔梗 苏叶 前胡 茯苓 防风 胆星 黄连 粉葛红花(各一钱) 人参 薄荷 升麻(各七分) 甘草(五分) 半夏(一钱二分)
上锉,加生姜三片,水煎,空心服。

- 不语《济阴纲目》
- 不语《证治准绳·女科》
- 不语《医学心悟》
- 不语《医述》
- 不语《伤寒大白》
- 不语《医述》
- 不语《胎产指南》
- 不语《女科秘旨》
- 不语《盘珠集胎产症治》
- 不语《产鉴》
- 不语《女科证治准绳》
- 不语《傅青主女科》
- 不语《女科证治准绳》
- 不宜偏食植物油《老年食养食疗》
- 不语(狂言谵语)《女科折衷纂要》
- 不宜灸禁穴及老少加减法《外台秘要》
- 不语论《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 不宜服瘦胎方辩《胎产秘书》
- 不语证治《医宗金鉴》
- 不依从的结果《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不语证治《妇科心法要诀》
- 不靥闷乱哽气腹胀之症《保婴撮要》
- 不育《古代房中秘方》
- 不痒恶疮《外科全生集》
- 不育《中医名词词典》
- 不锈钢针《中医词典》
- 不育症《默克家庭诊疗手册》
- 不谢方《专治麻痧初编》
- 不育症《自我调养巧治病》
- 不小便《幼科心法要诀》
- 不月《中医词典》
《济阴纲目》
- 作者:武之望 朝代:明 年份:公元1368-1644年
- 序
- 自序
- 凡例
- 卷之一调经门
- 论经主冲任二脉
- 论心脾为经血主统
- 论脾胃生血
- 论经不调由风邪客于胞中
- 论三月一来为居经
- 论师尼寡妇异乎妻外家之治
- 论调经当抑气
- 论调经先去病
- 论调经大法
- 论经水异色
- 论经候愆期
- 论月水多少
- 论月水不利
- 论月水不断
- 论过期不止
- 论经病疼痛
- 论经病发热(附客热)
- 论往来寒热
- 论热入血室
- 论经行泄泻
- 脉法
- 调经通用诸方
- 治经候先期
- 治经候过期
- 治经水过多
- 治经水涩少
- 治月水不利
- 治月水不断
- 治过期不止
- 治经病疼痛
- 治经病发热
- 治往来寒热
- 治热入血室
- 卷之二经闭门
- 论经闭由二阳之病治宜泻心火养脾血
- 论经闭不行有三治宜补血泻火
- 论经闭因肝劳血伤
- 论经闭因劳伤当大补脾胃
- 论室女经闭成劳因思虑伤心
- 论经闭因积冷结气
- 论经闭因痰饮所隔
- 论下利经断利止经来
- 论经闭总因血滞血枯
- 论经闭大法
- 脉法
- 治血枯经闭
- 治血涩经闭
- 治痰结经闭
- 卷之二血崩门
- 论崩中由伤损冲任
- 论血崩因虚热
- 论气陷血脱法当升举
- 论血瘀腹痛法当收止
- 论过服寒凉法当温补
- 论补中去积
- 论开痰行气
- 论杀血心痛
- 论崩漏杂治法
- 脉法
- 治血热崩漏
- 治崩中去血不止
- 治劳伤崩漏
- 治崩漏气陷
- 治崩漏血瘀昏晕疼痛
- 治崩漏虚寒
- 治崩漏虚脱
- 血见黑则止
- 卷之三赤白带下门
- 论带下由劳伤冲任
- 论带下五色因风邪入于胞门
- 论带下属湿热冤结不散
- 论带下痰实宜吐下
- 论带下虚寒宜温补
- 论带久枯涸宜润补
- 论带下当以壮脾胃升阳气为主
- 论带久不止当补卫浓脾
- 论带下湿热药用正治从治之异
- 论带下杂治法
- 论室女带下
- 排脓
- 消瘀血
- 论白浊白淫
- 脉法
- 治湿热带下
- 治湿痰带下
- 治风邪带下
- 治虚损带下
- 治虚寒带下
- 治带下滑脱
- 治白浊白淫
- 卷之四虚劳门
- 卷之五积聚瘕门
- 卷之六求子门
- 论求子须知先天之气
- 论求子脉须和平
- 论求子先调经
- 论求子贵养精血
- 论求子必知氤氲之时
- 论合男女必当其年
- 论男女精血盛衰
- 论成胎分男女之异
- 论男女各由百脉齐到
- 赶经法
- 逐月养胎法
- 论痰饮不孕
- 论求子禁用热剂
- 论孕子杂法
- 脉法
- 治血虚不孕
- 治宫冷不孕
- 治痰塞不孕
- 治婢外家不孕
- 附断子法
- 卷之七浮肿门
- 卷之七前阴诸疾门
- 卷之八胎前门·上
- 论胎属十二经所养
- 论治胎产三禁
- 论胎前调理法
- 论胎前用药法
- 孕妇食忌
- 孕妇药忌
- 孕妇起居忌
- 候胎法
- 诊妇人有妊歌
- 验胎
- 逐月养胎法
- 恶阻
- 胎动不安
- 胎漏下血
- 烦躁
- 心腹胀满
- 心痛
- 心腹痛
- 腹痛
- 小腹痛
- 腰腹及背痛
- 胎水肿满(即子肿子满子气)
- 腹哭钟鸣
- 积聚
- 卷之九胎前门·下
- 卷之十临产门
- 卷之十一产后门·上
- 卷之十二产后门·中
- 卷之十三产后门·下
- 卷之十四产后门·下
- 卷之十四乳病门
- 附